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浅析古诗词歌曲长相知(长相知古诗词作者)

互联网 作者:

 浅析古诗词歌曲长相知(长相知古诗词作者)

1.长相知古诗词作者

长相知出自上邪 ,上邪为铙歌十八曲之一,属乐府鼓吹曲辞。

公元201年,长沙王吴芮有一个王妃叫毛萍,她是历史著名的才女之一。山于常年战乱,夫妻聚少离多。

一日,两人泛舟湘江庆祝吴芮四十岁生日,吴芮望远山,思念家乡,回忆起青年时在家乡河畔闻鸡起舞的日子,妻子毛氏吟咏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吴芮听后心潮澎湃留言:“芮归当赴天台,观天门之暝晦。”

意思是说:死后请把我葬在家乡仰天台,要与父辈们一起述说,我尽最大努力做了他们嘱咐我的事,可以放心的和他们在一起,朝迎旭日东升,暮送夕阳西下。这便是长相知的典故。

2.乐府歌曲长相知中的一句歌词 “长命母绝衰”中的“衰”字,应该读

应该读“shuai”吧。我听过不同版本的演唱,唱的都是shuai。而且以前在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里的“衰”念“cui”,现在的课本也改为念“shuai”了。

shàng yé,wǒ yù yǔ jūn xiāng zhī,cháng mìng wú jué shuāi,shān wú líng, jiāng shuí wéi jié,dōng leí zhèn zhèn,xià yù xuě,tiān

dì hě,nǎi gǎn yǔ jūn jué.

这是一首情诗,选自[汉]乐府民歌。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贞和永久。“上耶”的“上”指天,(耶音ye)犹言“天啊!”相知即相爱。“长”永远之意,“长命毋绝衰”即永远相爱,不绝不衰,“山无陵……”一句至完,意思为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我才会和你断绝。最后三句“长相知”是后加的。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

3.流行歌曲对古诗词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

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浅析古诗词歌曲长相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