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顾志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名著简介

互联网 作者:

 顾志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八人编,193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35年第二版,1959年重印。此书收录我国古今各类地名,包括省府郡县、山川要塞、铁路商港、名胜古迹、寺观亭园等,近四万条。每一地名都扼要注明了它的地理位置,演变情况,有的还着重介绍了名胜景物、矿藏特产。全书比较详备,凡历代疆域地志、经史子集各种著作中的地名,均加以搜罗。这是一部常用的查检中国古今地名的重要工具书。

我国从古至今,地理名称一直比较复杂,地名、地域有古今的歧异,变化很大。同名称的不一定是同地,而同一地方却又有不同的名称。北宋以河南开封为都城,称为“东京”,另建“西京”、“南京”、“北京”三个陪都。这里的“西京”并不是西安,而是洛阳,“南京”和“北京”则分别是河南商丘和河北大名。在北宋时代,现在的南京称为“升州建康军”,今天的北京,当时在辽国境内,称为“燕京析津府”。要弄清这些地名,必须使用地名工具书。臧励和等人参考了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段长基历代疆域表、历代沿革表、杨丕复舆地沿革表和李兆洛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等书,编出了这本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全书按地名笔画排列,第一字相同,则按第二字的笔画排列,翻检很方便。书后附有“行政区域表”、“全国铁路表”、“全国商埠表”、“各县异名表”和“四角号码地名索引”。这本地名辞典对于我们研究历史,阅读古籍是十分有用的。

此书最大的缺点是跟不上今天发展的形势。它是三十年代编成的,距今已有半个世纪。我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行政区域也有许多重大变动。书中所说的“今地”与今天的地点往往相差很大。我们在使用此书时,必须参考现在出版的各种地理工具书,如地图出版社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另外,由于中国地名繁多,编者虽多方搜集,书中脱略讹误处仍不少,见于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书的地名未能全部采录。有些地名的注释也还不够详尽,如“河西额鲁特”条,其注释为即西套蒙古,又需再查“西套蒙古”条。这些缺点的存在,迫切需要我们编写一部新的古今地名大辞典。但在新书编成之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依然是我国现有地名辞典中较好的一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