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明《集古录》中国名著简介
互联网
作者:
作者: 王瑞明
集古录是我国金石学方面的第一部专著,在我国学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早在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搜集碑刻文字,编成碑英一百二十卷。这是最早编录金石文字的书,但这部书已失传了。宋代的曾巩想编写这方面的书而未成。欧阳修下功夫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积稿千卷,从中选择比较重要的,分别加以研究,至公元1056-1067年(嘉祐、治平年间),又在每卷之尾写上自己的看法,边写边修改,写法不一致,共写了四百余条;由于是随得随录,未按时代先后为序。现在我们见到的刻本,以时代先后为序,注明了原来的卷帙。其中以唐代碑碣为最多,后汉次之,先秦的寥寥无几,秦代及五代的亦不多见。
欧阳修对自己编写的集古录是很自鸣得意的。卷二后汉孙叔敖碑,欧阳修写了一条跋尾,大意是:从这块碑上,得知孙叔敖名饶,字叔敖。史记及别的一些书上,未写到这一点。如果没有这块碑,后世不知孙叔敖名饶。他说,由于他辛勤搜集这类资料二十年,好不容易才见到这一碑铭,解决了一个问题。可见“集古”是有益的事。欧阳修编写集古录的目的,是为史书补阙纠谬。
欧阳修集古录写成后八年,其子棐于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编成集古录目。集古录只录各碑之有跋尾的,凡无跋的不选入。集古录目则是欧阳棐从其父原来的千卷积稿中挑选比较重要的篇目编成的,注明书撰人姓名及官位事迹等、立碑年月,约为十卷,其书久已失传。欧阳文忠公集内保存有集古录目序一篇,后人不知集古录与集古录目是两部书,把集古录目之序放在集古录之前。南宋绍定初年,临安陈思撰宝刻丛编,引用集古录目之文最多,这部书不易见到,后来根据吴荷屋所藏抄本,编为集古录目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