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明《清经世文编》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王瑞明
清经世文编是清代学者、官僚、士人论政、奏疏、书信、序、记的文稿汇编。有初编、续编、三编及新编。
清经世文初编一百二十卷,体例与明经世文编大体相似,但不是以人为纲,而是按事分纲分目,共有八纲六十三目,如卷一至卷六,纲为学术,纲下之目,卷一为原学,收有张尔岐的辨志、中庸论,唐甄性功,顾炎武通今、与友人论学书;卷二儒行,收有阮元国史儒林传序,程晋芳正学论;卷三之目为法语,收有顾炎武说经、立言、杂言;卷四广论收有邵大业思过图序,朱彝尊乐俭堂记;卷五文学;卷六师友。卷七至卷十四,其纲为治体,纲下之目,按卷次分别为原治、政本、治法、用人、臣职。分门别类,颇为细致。自卷十五至卷一百二十,其纲为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其中户政卷帙最多,有二十八卷,其目有理财、养民、赋役、屯垦、八旗生计、农政、仓储、荒政、漕运、盐课、榷酤、钱币。
初编的编者贺长龄还编有姓名总目,对编入的各家,逐一加以简介,在专集中介绍的人物有四百二人,在别见中介绍的有二百四十六人。这部初编编成于公元1826年(道光六年)。经过六十多年,世局变迁,议论日积,饶新泉有清经世文续集的编辑,自道光到咸丰、同治间,名臣奏疏、私家著述,凡有关时务的,大致具备,但饶书因袭贺长龄初编之旧例,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洋务运动这样的大事,无法编排;奉天、吉林、新疆、台湾各设行省,再如轮船、火车的出现,中西算学日新月异,亦难以容纳下去。因此,葛士浚有续编之编,照贺长龄初编体例,分为八纲六十三目之外,另增洋务一纲,洋务纲下分为七目,即洋务通论、邦交、军政、教务、商务、固圉、培才。仍为一百二十卷,编成于公元1888年(光绪十四年)。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后,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有识之士,谋振兴中华之策,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陈忠倚就编清经世文三编,以期能挽救时弊,他在例言中指出:“是编所收之文,大要皆以力图富强为指归。”初编与续编目录有儒行、宗法、礼论、昏礼、丧礼、服制、祭礼,因与富强之术无补益,故皆不选。仿照续编在八纲之外,另增洋务一纲,合为九纲五十四目。续编、三编反映了清代朝政腐朽,记录了有识之士力图富强的种种主张。
另外尚有麦仲华编的清经世文新编,分为通论、君德、官制、法律、学校、国用、农政、矿政、工艺、商政、币制、税则、邮运、兵政、交涉、外史、会党、民政、教宗、学术、杂纂,共二十一卷,虽不及前三编纲目之繁,但多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某些特点和要求,如卷一通论所选的文章是:今陈管见筹自强之计疏、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变法自强疏、培养人才疏,还有严复原强等,一些与“自强”无关的项目皆被摒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
以上四编,或多或少保存了清代的一些史料,尤其是经过分门别类,为研究清史者提供了线索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