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金其《东观汉记》中国名著简介

互联网 作者:

 金其《东观汉记》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金其

东观汉记是东汉一代的国史。东观是洛阳宫殿中藏书之所,修史也在其中,故以之为书名。

东观汉记所记,起于光武,终于灵帝。是先后分四次撰修而成的。第一次是明帝时命班固等人写成世祖本纪,加上班固后来又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大体上完成了光武初年的记事。第二次是安帝时续修。第三次是桓帝时续修。这三次先后共完成一百四十篇,名叫东观汉记。第四次是灵帝时继续补修部分纪传,成为一部很大的历史著作。虽因董卓之乱,在献帝时即已散失不全,但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仍有一百四十三卷。在魏晋时,东观汉记和史记、汉书共称三史,很多人读它。直到唐初,征引此书的人还不少。后来章怀太子注范晔后汉书以后,才逐渐湮没。从唐代开始缺佚,北宋时只剩残本四十三卷,明代就不存在了。清代姚之駰开始辑佚,仅成八卷。后来陆续增补成二十四卷。

今四部备要本东观汉记二十四卷,计有:帝纪三卷、年表一卷(仅存百官表的部分内容,诸王表、王子侯表、功臣表、恩泽侯表仅存目录)、志一卷(有地理、律历、礼、乐、郊祀、车服诸志的部分内容,朝会、天文志存目)、列传十七卷(包括外戚、宗室等共三百八十六人)、载记一卷、佚文一卷(附东观汉记范书异同)。

本书既是在国史馆所修,专为当时政权服务的,所以免不了有神化刘汉政权、歌颂皇帝功德、贬斥与汉争天下的群雄(如将刘盆子、赤眉、铜马等列入载记)等等问题。但是,它也保存了范晔后汉书里所没有的材料,例如,在帝纪·世祖光武皇帝中,记载有南阳府掾史张顺曾参预起义之谋又有王常赞助昆阳之策等许多材料,都是范书中所没有的。也有些是记载比范书详细,如章帝时下诏增修群祀、杜林之议郊祀,以及东平王苍之议庙舞等等,都是当时大典,本书中有较详细的记载。所以本书不失为一部珍贵的古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