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迪伦马特,弗里德利希作品分析

互联网 作者:

 迪伦马特,弗里德利希作品分析

【生卒】:1921—

【介绍】:

瑞士现代剧作家和小说家,“荒诞派”戏剧*在瑞士的代表人物。

1921年1月5日,迪伦马特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科诺尔丰根一个牧师家庭。他曾经在伯尔尼和苏黎世学习哲学、文学、神学,又迷恋于美术,绘“怪诞”画。毕业后,迪伦马特做过新闻记者和剧场解说词作者,后来到苏黎世世界周报担任美术和戏剧评论编辑,写了很多戏剧和小说习作,后来收在城市(1952)一书中。1968-1969年,迪伦马特做巴赛尔剧院经理。1970年,做苏黎世剧院的艺术顾问。1972年起,迪伦马特辞去所有职务,专心从事创作,写出很多剧本,也改编成不少戏剧作品。迪伦马特享有国际声誉,获得过国际性创作奖金,如1957年莫里哀奖金,1959年席勒奖金、1959年纽约批评家奖金等。

1947年,迪伦马特发表了第一部剧本立此存照,写一教徒为了信仰宁可抛弃财富和家庭的故事,首演成功。此后,作者又有许多力作问世,老妇还乡*(1956)是作者名世的第一部剧本。物理学家(1962)是又一名作,巩固了迪伦马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剧作还有盲人(1948),罗慕洛皇帝(1949)表现作者对待生活冷漠旁观的态度。密西西比先生的婚事(1952)是这一态度的延续。天使来到巴比伦(1954)用寓意的手法表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获得幸福。法兰克五世(1960)塑造了一个横行不法的资本家形象,同老妇还乡一样,抨击金钱万能。讽刺喜剧流星(1966)写一作家一再死而复活的故事。此外,尚有一颗行星的图象(1971),参与者(1973),期限(1975)等。改编的戏剧作品有:赫克勒斯和奥基亚斯的牛圈(1963)、再洗礼派(1966)、约翰王(1968)、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1970)、斯特林堡的戏剧(1969)、抛锚(1979)等。迪伦马特创作了不少“犯罪小说”,来反映社会现实。法官和他的刽子手(1952)描写资产阶级法律的破产。中篇小说抛锚(1956)以一次游戏探索了犯罪和道德的问题。他的“犯罪小说”代表作是诺言(1958),副题为“以犯罪小说形式写的安魂曲”,写主人公破案未成而致身败名裂的故事,反映了主持正义者反而以之为怪癖的现象。此外还有隧道(1950)、择偶记(1955)等。迪伦马特的创作,以荒诞、夸张的形式来反映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但他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畸型的弊端没有解决的办法,因而作品中的主人公常有些悲观消极,以致走投无路。

迪伦马特对于戏剧理论也有所建树。在戏剧创作中,他主张采用喜剧的手法来表现悲剧的主题,来反映当今荒诞的社会现实。著作主要有:论喜剧(1952)、戏剧的问题(1955)、弗里德里希·席勒(1960)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