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托勒,恩斯特作品分析

互联网 作者:

 托勒,恩斯特作品分析

【生卒】:1893—1939

【介绍】:

德国革命家、表现主义*剧作家。生于萨莫钦(今属波兰)的一个犹太商人的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法国上大学。大战爆发后自愿从军。残酷的战争使他从拥护战争转变为一个强烈的反战派。1916年他负伤退伍。在慕尼黑和海德尔堡继续上大学,并通过库尔特·艾斯纳加入了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他参加了德国1918年的11月革命。在慕尼黑苏维埃共和国主席遭暗杀后,他被选为巴伐利亚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的主席并任慕尼黑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红军总指挥。在巴伐利亚起义过程中,他不肯对反动派使用武力,终招致了这一起义的失败,他被捕并被判刑五年(1919-1924)。获释后,他仍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是左翼作家组织的成员。1933年希特勒上台,托勒的书被禁被焚。他不得不流亡国外,经瑞士、法国、英国到美国。托勒-心向往革命,但总解决不了革命的前途问题,也由于生活的窘迫,托勒于1939年在纽约被迫自杀。

托勒的剧本多表现反战、反城市工业文明和反暴力革命的主题。他的悲剧跛行者描写一个因受伤而被除去睾丸的兵士,如何忍受众人的嘲弄和妻子的厌恶,忍气吞声、屈辱苟活的情景。他的另一个剧本冲击机器者(1922)写一工人破坏机器,另一个工人来劝阻,这伙工人怀疑这一个工人是资本家的走狗而将其打死。他的代表作群众与人*(1921)反映暴力与非暴力之间的纠葛与冲突,最后主张非暴力的女社会主义者遭到了群众的唾弃。托勒的剧本带着十分浓厚的主观色彩。剧中人无名无姓,实是某一类人的化身或代表。如群众与人中,“女人”是不流血革命的人道主义者的代表,“无名氏”是流血革命者斯巴达克派的化身。他的剧本多通过形象化的梦境来表现戏剧冲突,这一点显系受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影响。

托勒的第一部剧作是转变,一个人的搏斗(1919)。其他的剧作还有德国的辛克曼(1923)、被释放的沃坦(1923)、请注意:我们还活着!(1927)、熄火(1930)、美国的奇迹(1931)、瞎女神(1932)、哈尔牧师(1939),诗集囚犯的诗(1921)、晨曦(1924)、燕子集(1924)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