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奥凯西,肖恩作品分析

互联网 作者:

 奥凯西,肖恩作品分析

【生卒】:1880—1964

【介绍】:

爱尔兰表现主义*作家。生于都柏林。家境贫寒。三岁丧父,全家生活全靠母亲劳动勉强维持。在小学读书期间,曾因反对教会对儿童的毒害而被开除。因视力不佳,小学未毕业就辍学。14岁时奋发自学,靠姐姐伊莎贝拉的辅导,读了不少书。后在一个五金店参加工作。从18岁起,又干了12年的筑路工。不久进入工厂做工。1913年,参加杰姆·拉金领导的总罢工,并在罢工中任拉金的助手,又在拉金领导的爱尔兰公民军中任秘书。1916年参加都柏林复活节武装起义,曾任爱尔兰公民军书记等职。1918年开始写作。这期间曾学习苏格兰北部的盖尔语,成为一名工会工作的积极分子。他写的三个最早的剧本交阿贝剧院上演,均遭拒绝。第四个剧本枪手的影子(1923)交阿贝剧院,获准演出。1926年他写的犁和星在都柏林剧院上演引起骚乱。观众对奥凯西的语言有意见,更反对他对宗教、男女关系和爱国主义的看法,还因为奥凯西对爱尔兰不够亲热等。这是爱尔兰观众继对辛格的剧本骚乱后的第二次骚乱行为。尽管如此,犁和星仍连续演出了两个星期,场场盛况空前。而且还获得英国霍桑登奖。由于犁和星演出的骚乱事件,奥凯西不得不离开爱尔兰赴英国,终在英国定居,度过了余生。

以奥凯西加入共产党为线,他的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创作多反映表现主义的主题,后期创作多反映爱尔兰工人阶级的生活,塑造工人领袖的形象,揭露了爱尔兰统治集团的罪恶生活等。前期作品除上述,还有小说公民军的故事(1919)、剧本朱诺与孔雀(1924)、银杯(1929)。后期创作有剧本铁门之内(1934)、紫色的尘埃(1940)、星星变红了(1940)、贻我红玫瑰(1943)、橡叶和香草(1946)、金鸡高鸣(1949)、主教的焰火(1955)以及6部自传体小说我叩门(1939)、门厅里的画(1942)、窗下的鼓声(1945)、别了,英尼什福仑岛(1949)、玫瑰和皇冠(1952)、夕照和晚星(1954)。

奥凯西的剧本诙谐、幽默,且与怪诞和悲剧性熔于一炉;他洞悉笔下人物精神世界的奥秘,常常触及人物心灵中的深层意识;剧中常常有歌有舞,还特别注意灯光效果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