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的意思,出处,故事
互联网
作者:
这一转变得力于孙中山先生的倡导。孙中山提出这一格言的时间和背景,有这样两种说法:
① 1918年5月,孙中山鉴于当时形势,辞去大元帅之职,愤而离开广州去了上海,他一面潜心著述,一面密切关注时局。
一天,马逢伯去拜访孙中山。孙要他立刻赴福建漳州,向驻在那里的陈炯明、周凤岐等传达瓦解闽浙军童保喧部的计策。马逢伯一时面有难色。孙中山便问何故。原来,马母八十大寿,他要为母亲做寿,孙中山闻言说:“我也应送一份寿礼。”便提笔写下了“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马逢伯见此题词,很受感动,表示明天便去漳州。孙中山问他,不为母亲做寿了吗?他答道:“公事要紧。”孙中山大喜。
② 1923年,我国电影事业开拓者之一、著名导演黎民伟在香港创办了一家民新影片公司。公司成立后,先后拍摄了香港风景等纪录片,特别是为广东革命政府拍摄的新闻影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等,成为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孙中山先生生前为了鼓励这个追随民主主义革命的青年电影家,曾亲手为他写下题词: 民伟先生属:
天下为公
孙文1929年5月,南京中山陵竣工时,孙先生的这一题词被当时的国民政府镌刻在陵墓的正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