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互联网 作者:

 唐宋词之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好事近 渔父词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释】 ①“活计”句:唐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千里”句: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③“看孤鸿”句:化用嵇康赠秀才从军诗:“目送孤鸿,手挥五弦。”

【译文】 摇头不顾一切地离开尘世,醒而复醉哪管人间多变的时节。身穿绿蓑衣.头戴青斗笠,打渔谋生,常在寒江惯弄霜雪。傍晚风息钓丝垂稳,天上和水底荡漾着同一弯新月。千里江天上下一色,坐看远处孤飞的鸿雁时现时灭。

【集评】 近代·梁启超:“五词(渔父词原共五首,此选其一)飘飘有出尘想,读之令人意境翛远”(艺蘅馆词选乙卷引)。

近代·梁启勋:“用轻描淡写之笔,而能使风景、人物、情致、神韵,一齐活跃于纸上者,吾唯见朱希真小令。……好事近,题曰渔父,活画一题中人,呼呼欲出。轻描淡写,毫不费力,不见斧凿痕,又无烟火气,真可谓‘天然去雕饰’者矣。试读‘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等句,是何等意境”(词学下篇融和情景)。

【总案】 词史上,自唐代张志和创造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父形象以后,经北宋俞紫芝、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唱和与强化,词中的渔父形象就成了隐士的定型象征,渔父潇洒闲适、自由浪漫的生活成为士大夫们理想化的生活境界。所以绝对不能把词中的“渔父”认同于古代生活中以捕鱼为生的劳动者,“渔父”只是士大夫们心目中隐士的替身。朱敦儒此词中“摇首出红尘”,摆脱人世一切羁绊,自由往来、任意醉饮、闲适垂钓的渔父形象,正是他所追求并亲身履践的人生态度的具象化,与朝中措中“放行总是烟霞”的自我形象具有同一精神风貌,因此也可以说这位“摇首出红尘”的渔父是作者以漫画般的笔法所作的自我写照。笔调清新,轻描淡写,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上下是新月”五字,构成天上月水底月相互映照,中间钓丝相连的动态的立体时空境界,韵味无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