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互联网
作者:
【注释】
选自汉代毛诗序·大序。
所之:所到,所适。
发:抒发。
中:内心。
【赏析】
毛诗序·大序肯定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他对什么是诗歌有非常中肯而精当的诠释。
“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意思是:诗歌是思想感情驰骋的地方,萌动于心中为志,抒发出来为诗。 心中情感激荡,因而形诸文字表达出来。
毛诗序·大序认为,诗歌是思想感情驰骋的地方,萌动于心中为志,抒发出来为诗。心中情感激荡不已,因而诉诸文字表达出来。这句话中,既说“在心为志”,又说“情动于中”,看到了诗歌言志与抒情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理论上的重大意义。因为它在传统“诗言志”的基础上,第一次鲜明地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在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的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晋代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些强调诗歌情感抒发的观点,都是对毛诗序诗歌言志抒情说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