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

互联网 作者: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

【注释】

选自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倜傥:卓越特出,才气豪迈。

拘而演周易:相传周文王被纣囚于羑里,曾根据伏羲的八卦推衍而成六十四卦,称为周易。拘,被囚。演,推演。

仲尼:孔子。

厄:厄运,灾难。孔子周游列国,曾遭受围攻、绝粮等困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才回到鲁国,开始编写春秋。

屈原:离骚是其代表作。屈原因小人诬陷,被楚王疏远并流放后,作离骚以抒写自己痛苦的心情,表白自己高洁的人格。

左丘: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失明后著成国语。此事仅见于此文。厥,乃。句首语气词。

孙子膑脚:孙子,即孙膑,战国初军事家。他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自以为不及孙膑,召孙膑至魏,处以膑刑。膑脚,一种剔去膝盖骨,使人致残的酷刑。孙膑因此而得名。

兵法修列:兵法,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该书部分竹简。修列,编修,逐条撰写。史载孙膑同学庞涓忌其才能,骗他到魏国,剔掉他的膝盖骨。孙膑致残后撰成孙膑兵法。后来孙膑事齐国,大败魏军,射杀庞涓。

不韦迁蜀:不韦,即吕不韦。战国末年商人,后为秦相,尊为相国。以罪免职,被迁往蜀地,后忧惧自杀。

吕览:即吕氏春秋。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此书是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撰而成。成书于吕不韦为秦丞相时。

韩非:战国末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本为韩国公子,屡以书谏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作说难、孤愤等十余万言。书传到秦国,秦始皇极为欣赏,乃邀之入秦。后遭李斯忌才陷害,被囚入狱,自杀身死。说难、孤愤,韩非著作中的篇名。

诗:即诗经,一共305篇,概称诗三百篇。

大抵:大致。

发愤:抒发胸中的激愤。

【赏析】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忧国忧民之士,在为社会理想和个人事业的奋斗中,或与社会主流思想相左,或向统治阶层抗争,或成为一个时代的叛逆,都会蒙冤受辱,身心遭受摧残。然而十分难能可贵且令人钦佩的是,这样一些有志之士在屈辱和厄运中没有沉沦,没有丧失生命的憧憬和力量。司马迁十分尊崇这些特立独行的人,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意思是:古代那些富贵人物,死后被人们遗忘者,不可胜数,只有那些卓越特出,不同寻常的人,才能留下美名,被人称颂。如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周易,孔子遭受困厄而整理春秋,屈原流放鄂渚而赋离骚,左丘明眼睛失明而编著国语,孙膑致残而修撰孙膑兵法,吕不韦迁谪蜀郡而编撰吕氏春秋,韩非囚于秦而作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大抵都是圣贤抒发胸中激愤写出来的作品。

司马迁列举的这些古代卓绝之士,都是在困境中自勉自励而崛起的伟大人物。他们或者身处逆境,发愤著述;或者遭遇不公,励志图新。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在身处逆境或遭遇不公的时候,非但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反而更加执著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决不轻言放弃。因此,他们最终都能创造出卓越的成绩,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司马迁遭受腐刑之后,之所以能够保持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就极刑而无愠色”,忍辱含垢,坚持写完“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正是从这些古代卓绝之士身上,学到了如何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汲取了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因此,才能笔耕不辍,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史学研究增添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