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樛木》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互联网
作者: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①乐只君子,福履绥之。②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③乐只君子,福履将之。④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⑤乐只君子,福履成之。⑥
【注释】 ①樛(jiu 纠)木;毛传:“木下曲曰樛。”葛藟:均为藤类植物。累(lei 雷):缠绕。②只:语助词。履绥:毛传:“履,禄。绥,安也。” ③荒:说文:“荒,……一曰草掩地也。” ④将:郑笺:“将,犹扶助也。” ⑤萦:毛传:“萦,旋也。” ⑥成:陈奂诗毛氏传疏:“尔雅:‘就,成也。’成、就二字互训。”
【译文】 南山大树高又弯,葛藟紧紧往上缠。祝愿君子常快乐,多福多禄永平安。南山大树高又弯,葛藟茂盛遮树干。祝愿君子常快乐,多福多禄遂心愿。南山大树高又弯,葛藟缠绕往上攀。祝愿君子常快乐,多福多禄合家欢。
【集评】 宋·李樗:“所谓‘乐只君子’,但是众妾祝愿其上之辞,欧阳公谓如万寿无疆之类是也。先言累之,后言荒之,继之以萦之;先言绥之,后言将之,继之以成之,诗人之辞多重复也。诗中之辞多重复亦有先后之序,亦有不可为先后之序。如关雎之诗先言琴瑟友之,后言钟鼓乐之,此先后之序也。如卷耳之诗,先言维以不永怀,后言云何吁矣,此其先后之序也。若此诗则不可为先后之序也。”(毛诗李黄集解卷二)
宋·辅广:“此诗虽是兴体,然亦兼比意,与关雎同。故郑氏以为木枝以下垂之故,故葛藟得累而蔓之,喻后妃能以惠下逮众妾,故众妾得上附而事之。但先儒皆以君子为指人君而言,故张子曰:室家安和,故其君子无所忧患。”(童子问卷一)
明·季本:“苏氏曰:凡诗每章有先后浅深之异者,固自有说若樛木、螽斯之类,皆意不尽申殷勤而已,欲强求而说,则迂杂而不当矣。东莱吕氏曰:诗亦有初浅后深,初缓后急者,然大率后章多是协韵。按此二说,可以为诗中通章复咏而文句相同者之通例。”(诗说解颐·正释卷一)
清·方玉润:“观藟、荒、萦等字有缠绵依附之意,如茑萝之施松柏,似于夫妇为近。……君臣夫妇,义本相通,诗人亦不过藉夫妇情以喻君臣义,其词愈婉,其情愈深,即谓之实指文王,亦奚不可?”“三章只易六字,而往复叠咏,殷勤之意自见。”(诗经原始卷一)
近·吴闿生:“此诗但言君子盛德福履之厚,本与后妃无涉。‘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者,言木下曲,则葛藟缘之以致其高;君子作人,则士依之以成其德。诗意止此。”(诗义会通卷一)
【总案】 此诗是祝贺男子新婚的赞歌。而传统的说法,认为此诗是众妾赞美后妃能宽容和庇护下人,而无嫉妒之心。诗序和朱熹诗集传皆持此说。清人王先谦则认为:“文选潘安仁寡妇赋云‘……顾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茎于樛木’。李注:‘……言二草之托樛木,喻妇人之托夫家也。诗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按,潘以女子之奉君子,如葛藟之托樛木。李引诗为释,是古义相承如此,不以‘樛木’喻‘后妃’,‘葛藟’喻‘众妾’也。”(诗三家义集疏卷一)王说为是。此诗诗意集中,节奏明快,情致柔婉。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三章只易六字,而往复叠咏,殷勤之意自见。”这一评点,可谓概括了该诗的主要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