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义自见 董遇》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互联网
作者:
(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少从遇学,无传其朱墨者。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引魏略
[述要] 董遇是魏明帝时的学者,精研老子,为之作注。又擅长左传,用朱笔和墨笔分别批点,以区别各家的不同说法。有人欲从其学,董不肯教,说:“一定要先读百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苦于没有时间。”董说:“应当利用‘三余’的时间来读书: 冬天为一年之余,夜晚为白天之余,阴雨时为晴天之余。”由于这个缘故,很少有人跟他学习,他的朱、墨批注本无人得到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