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河东先生集

互联网 作者:

 河东先生集

别集。唐柳宗元撰。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进士,任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官。顺宗即位,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官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

河东先生集存柳宗元六百多篇作品,包括诗文两部分。柳宗元文有近百篇骈体,其他皆为古文。论说文是柳宗元散文的重要部分,其中一部分反映了柳宗元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进步的社会历史观。天说、天对、非国语等文对于宇宙本源、自然界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等问题,都作出了唯物主义的回答,把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柳宗元以这种无神论历史观来考察一切礼乐刑政,在时令论上、断刑论下等文中,对那些以神学迷信作掩饰的观点和作法给予猛烈的抨击。但他的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对有些问题的解答存在着不可知论和偶然论的缺憾。在著名的封建论中,柳宗元对古代社会的分封制度作了细致的分析,提出统治者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重要见解,批判了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谬说及企图恢复分封制的倒退思想。柳宗元的论说文还反映了他的文学主张,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报崔黯秀才书等文中反复申明这一观点,突出“道”在文章中的主导地位。柳宗元提倡的“道”与韩愈提出的封建道统不尽相同,答吴武陵论非国语指出:“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说明“道”要切合实际事物的客观存在,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寄杨京兆凭书等文进一步指出“道”应有益于生民。因此,他主张文须“有益于世”(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强调文章的社会功用。在艺术形式方面,柳宗元反对片面追求辞采、声律的形式主义倾向,说:“夫为一书,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张之以阔诞,以炳然诱后生,而终之以僻,是犹用文锦覆陷阱也。”(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同时,他也反对忽视艺术,不重视文采的倾向,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指出:“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立言而朽,君子不由也。”柳宗元还注重向前人学习,他尤其推崇先秦两汉之文,主张广泛继承,博取广纳,对于初唐时反对齐、梁遗风的陈子昂也给予很高评价。柳宗元诗歌理论较少,但和散文理论完全一致,强调“兴寄”,强调“思奋其志略以效于当世”(娄二十四秀才花下对酒唱和诗序)的创作动力。柳宗元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除了论说文以外,寓言和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最富创造性的两类文章。柳宗元继承先秦诸子散文以寓言设譬的传统,进一步把寓言发展成完整独立的文学短篇,其文形象生动,短小警策,含意深远,对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多有讽刺抨击,三戒、蝜蝂传等是代表作品。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对郦道元水经注的继承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以“永州八记”最为著名。这些游记均写于贬谪永州以后,柳宗元不仅以精巧的描写再现了山水美景,而且联系个人的身世遭遇,把自己的怨愤抑郁倾注到观赏对象之中,形成了其山水游记生动感人、内涵隽永的独特风格。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标志着我国游记文学的成熟,被后世奉为楷模。柳宗元的传记文、骚赋等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囚山赋、吊屈原文等。

柳宗元诗一百四十余首,大部分为贬谪后作。他在诗中抒发自己悲凉抑郁的情怀,也有不少直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内容,如著名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表现了离乡别友的悲苦和对恶劣处境的忧伤心情;哭吕衡州、哭凌员外等诗在对朋友的伤悼中流露出理想不得实现的伤感。其他如跂乌词、笼鹰词、古东门行等诗,都是对现实政治进行讽刺、抨击的作品。柳宗元诗对陶渊明、谢灵运、韦应物等人多有继承,但又自具体貌,丰富多采。

柳宗元的作品在当时就受世人重视,韩愈赞扬他的作品为“玉佩琼琚,大放厥词”(祭柳子厚文)。后来的评论家对其作品也给予充分肯定,但后人评论时多以韩、柳对比,或扬柳抑韩,或扬韩抑柳,颇见分歧。

河东先生集为刘禹锡所编,共三十卷,宋初穆修始为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宋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是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宋人多为柳集作注,现有童宗说音注、张敦颐音辨、潘纬音义的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童宗说注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有宋建州刻本。魏仲举编注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文渊阁本。廖莹中编注的河东先生集为宋人注本最后一种,有蟫隐庐影印宋刻世彩堂本。明末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四十五卷,评注较详,有四部备要排印本。现通行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