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互联网 作者: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出处】唐·杜甫月夜。 【译注】今夜鄜州的月色一定也同样清圆,可叹闺中人只能独自赏看。 【赏析】今夜鄜州的明月,她只能在家中独自观 看。月夜是诗人身居长安时,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思念远在他乡 的亲人而作的一首诗。此两句是诗的开头。诗人思念家人,开篇却没写 自己如何思念,反而落笔于在鄜州的妻子独自看月,写她的孤苦思念之 情。这种思恋之情从对面写起的手法,使诗的内容更加含蓄婉转,使诗 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 注: 鄜(fū)州,地名。闺中,原指室内,这里指妻子。 【全诗】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1]月夜是杜甫的五律名篇之一。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攻破潼关,玄宗奔蜀,七月肃宗即位灵武(在今宁夏)。杜甫把家眷安置于鄜(fu)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只身前往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虏到长安。这首诗作于他在长安脱险之前,当在同年八月。 [2]“今夜”二句:写今夜鄜州的妻子在闺房独自望月。作者不说自己在长安想念妻子,而说妻子在家中想念自己。瀛奎律髓汇评引许廷芳曰:“三百篇为诗祖,少陵此等诗从陟岵化出。”对面着笔,思念之情深了一层。 [3]“遥怜”二句:写在遥远的长安可怜儿女幼小,还不懂得母亲想念在长安的父亲的思念之苦。雨村诗话曰:“自应说闺中之忆长安,却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借叶衬花也。”这个意境深化了妻子“独看”的苦楚。唐宋诗醇曰:“不言思儿女,情在言外。” [4]“香雾”二句:设想妻子在户外“独看”之久,后半夜夜雾浸湿了她松蓬的头发,如水月光照凉了她洁白的双臂。云鬟,指头发挽成一团,松蓬如云。香雾,雾本无香,香从发中来。清辉,月光。玉臂,手臂洁白如玉。唐诗别裁曰:“语丽情悲,非寻常秾艳。”读杜心解曰:“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 [5]“何时”二句:写团圆的渴望。虚幌,指门帘。门帘本不可倚,门帘外人相倚也。什么时候夫妻相倚共看月色,则无泪痕矣。唐诗矩曰:“题是月夜,诗是思家,看他只用‘双照’二字轻轻绾合,笔有神力。” 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总评曰:“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后四句又纯为预拟之词,通首无一笔着正面,机轴奇绝。”又引许印芳曰:“不言我思家人,而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写闺中人,语要情悲。结语‘何时’与起句‘今夕’相应,‘双照’与起句‘独看’相应,首尾一气贯注,用笔精而运法密,宜细玩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