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品《长安古意》鉴赏和精讲
互联网
作者:
长安大道连狭斜, 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 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 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 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 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 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 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 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 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 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 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 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 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 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 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 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 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 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 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 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 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 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 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 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 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 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 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 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 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枝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是一篇托古咏今之作,借用古代历史之人事,描绘当时首都长安的繁盛和各色人等骄横奢靡生活,以及他们之间争斗的真实状况。在艺术上,它虽然还未完全摆脱六朝余习,如题材、辞语等仍有类似萧纲乌栖曲,但思想感情已非宫体诗所能包容了,把宫体诗由宫廷带入了市井,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古意”,是六朝诗歌常见标题,均为托古咏今的拟古之作。
此诗篇幅较长,全诗六十八句,大体有四层意思——
一、铺叙长安繁富盛况,并写贵家舞女生活(前三十三句);
二、描写贵公子、游侠和军官等各类人物的荒淫享乐生活(“御史府中乌夜啼”后二十句);
三、写权臣倾轧,争权夺利(“别有豪华称将相”后八句);
四、人生有限,富贵不常;穷居著书,名垂后世(最后八句)。
第一段:总写长安豪华繁盛景象
“长安”四句,说大街小巷,香车、宝马来来往往,运载着贵族王公,穿梭于权贵豪华的宅第。狭斜,小巷。斜,巷之别称。唐代长安有宫人斜。七香车,用多种香木制成的小车,多为贵妇人所乘。玉辇(niǎn碾),原为皇帝用车之称号。此指贵人所乘之车。主第,公主的府第。第,皇帝所赐住宅,因有甲乙等第之分,故称之曰“第”。金鞭,此为骑者之代称。
“龙街”四句,是说从早到晚华美的车辆络绎不绝,正与“游丝绕树”、“娇鸟啼花”的大好春光联成一片的热闹繁华景色。宝盖,华美的车盖。流苏,用羽毛或丝制成球状,下垂长穗的装饰品。古时的车马、楼台、帐幕等类,常用它来装饰。游丝,一种由虫类吐出的飘荡在空中的丝缕。
“啼花”四句,是写汉宫楼阁的美丽壮伟。此借蜂蝶的眼睛写那些不易为常人所见的宫内景色。千门,此指宫中的众多门户。复道,即阁道,指楼间空中通道,由于下边还有道路,因称“复道”。交窗,用木条横直交错而成的窗子。也即俗称“花格子窗”。合欢,一种图案花纹,窗上的一种装饰。它本是花木名,俗称“夜合花”。双阙,皇宫门前的左右望楼。汉未央宫,有东阙和北阙。甍(méng萌),即屋脊。垂凤翼,是说双阙上装饰有垂着双翅的凤凰。一说,指双阙对峙,屋脊相连,有如凤凰垂翼。
“梁家”四句,前二句写豪门贵族楼阁高耸,有如东汉顺帝的外戚梁冀在洛阳的大宅第,其状宛似汉宫的承露铜柱。后二句承上而来,是说贵族甲第车马往来频繁,即使马上楼前,或者陌上墙头相逢,也未必相识。相知,相慕。讵,岂。
以上是第一段的头一层内容,即写长安城中的繁华景象和贵族们的穷奢极侈生活。以下着重描述舞女歌伎们的活动。
“借问”四句,同下边四句,似乎是写“楼前相望”者与“舞女”们在交流“心里话”。前者说自己愿意如比目鱼和鸳鸯鸟那样同“舞女”的她一起生活,相亲相爱。后者是写那舞女的心态。她们也在欣羡着比目与鸳鸯,也很希望找到与自己相配的如意郎君。以下详释几个词语:
吹箫——这里作者化用了列仙传中的典故。春秋时秦穆公女儿弄玉,嫁给善吹箫的萧史,学会了吹箫作凤鸣。穆公筑台赐与她夫妇居住,后双双成仙乘凤飞去。
向紫烟——江淹班婕好咏扇诗云:“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紫烟。”该诗即用此意。紫烟,指云;向紫烟,即指飞升。芳年,即青春妙龄。
比目与鸳鸯——比目,一种鱼,两目均长在头的一边,游动时,必相配成对,常以此喻情侣;鸳鸯,一种水鸟,经常雌雄相随不离,也用来比喻情侣。
孤鸾与双燕——前者,指孤独的鸾鸟。象征单身独处;据太平御览载:鸾,相传是凤一类的神鸟。五色而多赤者曰凤,五色而多青者曰鸾。又注说,鸾鸟善鸣能舞,但孤鸾则不鸣不舞。后者象征获得爱情和自由的幸福生活。
“双燕”以下四句,写舞女独处与妆扮。帏,帐;翠被,用翠鸟羽毛织成锦而做的被子。郁金香,花名。用它制成香料也叫“郁金香”,古人用来薰衣被。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即将两鬓梳得像蝉翼,也像缥缈的云片。行云,即流动的云。初月,原指农历月初出现的新月。此指妇女于额上涂黄为饰。鸦黄,嫩黄色。六朝与唐代女子在额上涂黄为饰,称作“额黄”,也叫“鸦黄”。
“鸦黄”四句,极写主人的随从——歌童舞女的妖冶姿容与奢侈生活。妖童,贵族家中歌舞班子的男性少年。一说泛指市井间轻薄少年。铁连钱,青色有圆形斑纹的马。娼妇,即指家畜的家妓。屈膝,一作屈戌,即今所说的铰链或阖叶。盘龙,疑指屈膝上的花纹。此处的屈膝,当是车门上的铰链。
以上这一大段(三十二句),铺叙了长安的车马、宫阙和宅第的繁华富丽,同时,也写贵家歌童舞女的奢华生活。诗人也注意到,这些被豢养在高楼深宅中的女子,虽然享受了优裕的物质生活,但内心十分空虚,表达了她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第二段:描写贵公子、游侠和军官等荒淫享乐生活
这一大段,有二层意思:
先写游侠横行,蔑视官府
“御史”四句,是写执法官的无能与游侠们的横行。前二句是说御史府中乌啼,廷尉门前罗雀,暗示这些执法官吏已不能行使权力。御史,又称侍御史,职责在于专司弹劾;廷尉,朝廷执法之官。这里的乌夜啼、雀欲栖,都是诗人化用了有关典实来形容其冷落荒凉景象。据汉书·朱博传载:“(长安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又据史记·汲郑列传云:“始翟公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二句是说,在暮色茫茫中,路边的宫城,只隐约可见,连行走的车子,也远远地掩没在石堤上了。朱城,指宫城。玉道,形容道之平坦明洁。翠㦥(xiǎn显)用翠羽装饰的车幔。此借作车的代称。金堤,坚固美好的石堤。
“挟弹”四句,是说豪纵子弟邀结侠客宿娼游乐。挟弹飞鹰,持着弹弓、架着鹰去打猎。此泛指王孙公子尚武好猎的豪纵生活。后汉书·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杜陵,汉宣帝陵墓在此,在长安东南,秦时称杜县,汉改称杜陵。探丸借客,指游侠杀人报仇。语本汉书·尹赏传载,汉代长安有专门谋杀官吏的组织。事前,“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借客,犹言替人报仇。它是“借客报仇”的略文。渭桥,本名横桥,又名中渭桥,在长安西北。秦时所造,因横跨渭水故名。芙蓉剑,春秋时越国所铸的好剑。传说秦客薛独善于相剑,曾评越王出示的“纯钩剑”云:“如芙蓉始生于湘”(见越绝书卷十一)。桃李蹊,桃李树下之小径。此指娼家所居之处。它借用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句意,暗示出入娼家人之众多。
再写他们的寻欢作乐,补叙城市繁华
“娼家”六句,说歌女罗裙清歌婉转动听,香气袭人,堂内堂外,人来人往,街巷纵横,四通八达。氛氲(yūn晕),此指香气浓郁。北堂,娼家内部;南陌,娼家门外的阡陌。人如月,形容娼妇容貌姣美。骑似云,形容马多、客多,云集娼家。北里,即平康里,位于长安城北门内,妓女聚居之地。五剧、三条,交错之路,称“剧”,相通道路称“条”,此泛指发达的交通。三市,指每天集市多次,市场繁荣,交通便利。平康里紧挨长安东市,故北里、三市连言。这里的若干数字,只是沿用成语而已。
“弱柳”以下六句,着重写“金吾”们的寻欢作乐。金吾,执金吾的简称。汉代宫廷禁卫军军官名。唐置左、右金吾卫,设有金吾大将军。屠苏,美酒名;翡翠,此形容酒的颜色。鹦鹉杯,用鹦鹉螺加工而成的酒杯。罗襦(rú如),绸制的上衣。燕歌赵舞,战国时代,古燕地赵地以歌舞著称,且多美女。最后这二句,是说娼家为客人歌舞,也陪客人过夜。因为照顾音律需要颠倒了上下句次序。
这二十句以娼家为中心,细叙了王孙公子、游侠和军官等类人物的淫乐生活。同时,补写了长安当时盛况。
第三段:权臣倾轧,争权夺利
上边着重描述了游侠、军官一类人的生活之外,在这一段中,着力写出文武 显宦们的争斗状况。
“别有”四句,是说这里再述另一类“豪华”人物。就是掌握文武大权的权臣们。他们倾轧,互不相让。转日回天,极言权力之大,即使像“天”、“日”这类自然现象也在其掌握之中;一说,权力之大可以左右皇帝意旨。意气灌夫,灌夫,汉武帝时人,他任侠使酒,得罪当时丞相田蚡,被族诛。判,同“拚”。萧相,指萧望之,汉元帝时为前将军、光禄勋、太子太傅等,后被宦官石显陷害,自杀。一说,指汉高祖丞相萧何。青虬(qiú求)、紫燕,两种骏马名。凌,即超。五公,此出自班固西都赋:“七相五公”。文选李善注认为是汉代五个著名权贵,即: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等。这里泛指当时有权势之显宦们。这里的自言、自谓二句,正画出了他们洋洋自得、踌躇满志的骄横气势。
第四段:人生有限,富贵不常;穷居著书,名垂后世
这段也是八句,层次分明,前四句借物论世,指出一切反历史、反人民的统治者不可回避的没落、衰亡命运;后四句,以汉代杨雄自比,表示不慕权贵、不求豪奢,安贫守志的高风亮节。以下,对其中若干待释之词加以集中解说:
节物——即节令与景物。其句意是说,一切景色风物将按季节变化而变化,盛世消逝难返!
桑田碧海——即桑田沧海。据神仙传卷五记载: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后来以“沧海桑田”比喻社会的重大变化。
金阶白玉堂——指贵族豪华宅第。
青松——指坟墓,此以青松代之。古人常于墓地种植青松护墓造景。
前四句是说,经过时序推移,世事变易,权贵的一切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爿爿青松下的哀冢。
扬子——指汉代辞赋大家扬雄,字子云,在长安时仕宦不得意,在成帝、哀帝、平帝三朝为官,均无升迁。因而闭门著太玄,名垂后代,此为作者自况。
一床书——言隐居生活,唯以书籍自娱,语本庾信寒园即目:“隐士一床 书”。
南山——按指终南山,于长安附近。诗以“南山桂花”作结,既富有避世隐身之意,也有颂赞不随沉浮、遗世孑立的人格。
最后四句,是一个总结全诗,营造精妙意境,具有一定力量的美好结尾,是这首长篇歌行的有机组件,不可或缺。
* * * *
这首七言歌行,是初唐诗坛上一篇脱胎于六朝诗风而具有自己初唐风格的佳作。它的可取之处不少,但最可贵的,当是它的批判精神。它的批刺,又是在一系列的对比、对照中进行的,其笔触显得特别闪烁,其声音也甚感洪亮。
首先,它从总体方略上,将汉与唐作比,用当时文人喜用的“借汉说唐”方式,以古喻今的风格,摄取有针对性的大量历史资料,进行了目标鲜明的辛辣讽刺。
接着,在篇章结构和情节安排上,挺具匠心地进行对照性的设置。既设置了游侠权贵的横行霸道,又安排了司法官衙的“门可罗雀”;既有城市繁荣、升平盛世的景象,又有政治腐败、权臣争斗的丑剧;作者还着意进行了古今对照:它拉出大批古代权势熏天的豪门贵族到历史台前示众。借问:今何在? 当今的权势者们,将来又如何?情节安排上,还有其他一些对比与对照,不必赘述。
在构思立意上,也有类似的深刻对照。比如:在进行权门与娼家的对照描写中,就寓有物欲横流与内心空虚的对比;在感情的描写中,也没忘记进行虚假矫情与纯洁真情的对比,等等。如果,用六朝宫体诗大量表现色情和肉欲,同现在诗中那种直抒心灵隐秘和大胆歌赞纯洁爱情进行对比,那不更显出其批判精神吗?
在诗的结尾,还堂而皇之地树起了汉代大文豪扬雄的榜样,来与前述的汉代权臣“五公”作对比,这又会给人们以怎样的启迪呢?
在对比中批判,在批判中对比。这就是卢照邻这篇长安古意的主要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