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涅槃经》)”注释、译文和感悟
互联网
作者:
译文
国王命大臣:“你去牵一头大象来,让没有看见过象的盲人了解象的样子。”大臣按照国王的吩咐,召集了一些盲人,让他们用手摸象。盲人们在象身上摸了一会儿以后,国王问:“现在,你们知道象是什么样子了吗?”“知道了!”盲人们回答。“那么,你们就来说说它的样子吧。”于是,摸到象牙的说它像萝卜根;摸到象耳朵的说它像一个大簸箕;摸到大象头的说它像石头;摸到大象鼻子的说它像棒槌;摸到大象脚的说它像木臼;摸到大象脊背的说它像张床;摸到大象肚子说它像只大桶;摸到象尾巴梢的说它很像是一根绳子。
感悟
这个故事就叫“瞎子摸象”,作为成语,它被人们用来讽刺片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从哲学上来说,这种思想方法就是形而上学地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事物简单化、表面化、绝对化,因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盲人因为有生理缺陷,没办法从整体上掌握大象的轮廓,只好以偏概全地进行想象,完全是可以谅解的。而生活中有许多的健全人,却因为缺乏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维,不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理解问题,而总是从片面的角度去看待复杂的事物,所以对事物只能是一知半解,得到也只是肤浅片面的认识,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整体。这也是一种“不健全”——思维方法上的不健全的表现。
与人交往也不能以偏概全。看人要全面,从各个方面了解人,才能对人有客观的认识。不能因为别人做错了某些事情,或者发现了别人的某些缺点,就从整体上否定了别人。以偏概全的思维方法,必然使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别人,使我们不再拥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