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诗歌构成的画面所写的意象简单, 又多用如青、白、绿等素雅色彩, 这种冷色调通常给人一种极简的视觉感受。[2]
(一) 具体意象:青山白云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 诗人往往借物托兴, 借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志向。王维的诗歌中, “青山”和“白云”是用得较多的意象, 具有“白云”意象的诗歌就有80余首, [3]如: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
送别)
卑栖却得性, 每与白云归。 (留别钱起) [4]
“白云”其色洁白无瑕, 其踪远离尘世, 具有自由、高洁的意蕴, 寄托着诗人向往归隐的心愿。在日本学者入谷仙介的王维研究中, 认为王维诗歌中的白云是将理想世界与凡俗世界隔开的屏障, 如“悠然远山暮, 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 辋川是诗人隐居之地, 亦是白云中的世界。在山中寄诸弟妹中的“城郭遥相望, 唯应见白云”更是将自己比作白云,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们如果想念我, 就遥望这山中的白云吧。
诗人欣赏青山, 因其山性深隐旷达、山形雄浑厚重、山色亘古不改, 所以“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青山象征着家园和故乡, 是诗人心中向往的安宁居所, 连绵的青山也会给人安稳之感, 也如:
忍别青山去, 其如绿水何!别辋川别业)
素怀在青山, 若值白云屯。 (瓜园诗) [5]
当然也有其他常见的意象, “青苔”、“青草”、“白水”、“白石”等意象是生活中常见的, 诗人采用白描手法从细微处感受, 语淡而味远, 如:
青苔石上净, 细草松下软。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荆谿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阙题二首) [6]
王维还喜欢用青白眼的典故, “青白眼”出自世说新语。简傲, 据书记载, 阮籍对待尊敬的人就用“青眼”, 对待轻视的人就用“白眼看人”。王维诗歌如“与君青眼客, 共有白云心” (赠韦穆十八) 以阮籍喻韦穆, 引为知己。“科头箕踞长松下, 白眼看他世上人”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崔兴宗的隐者姿态和鲜明的傲然个性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