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互联网 作者: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出处】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意思】圣明时代天子没有什么过失,自然觉得进谏直言日渐疏稀。 【全诗】 寄左省杜拾遗 .[唐].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全诗鉴赏】 这是一首曲折隐晦抒发内心愤懑的抒情诗。前半部叙写与杜甫同为谏官 的生活。诗人连续铺写同趋“丹陛”,分列“紫微”,随伴“天仗”,沾惹“御香”等事宜,看 起来尤显威严、高华、富贵,使人惬意。然而,并没有什么安邦定国、扫荡叛乱的重大举 措。朝官的举止只能透露出空虚、无聊、守旧、呆板,只能是空度岁月,消磨壮志,让有 志之士苦恼、倦怠、厌恶。五、六句直抒胸臆,吐露悲愤。此联以花之纷纷凋零,烘托容 颜的衰老;以鸟之翩翩飞翔,渲染青天的高阔。然而诗人“白发”渐多,见“青云”无路, 能无悲乎?一个“悲”字,不正好抒发了诗人对时政和人生的无限感慨么?尾联同前半 部一样,用反语正说法,表面言“圣朝”之明君,没有“阙事”,谏官之“谏言”日益稀少;而 实际说统治者昏庸,自以为无过失,拒绝忠言。一个“无”字,讥其文过饰非,掩盖错误; 一个“稀”字,刺其箝人口舌,压制言论。杜甫为谏官亦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 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乃同一浩叹愤慨之语。此诗巧用反语,寓贬 于褒,绵里藏针,倾诉对朝政的不满,抒发内心的忧愤,有幽思婉转曲折之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