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陶渊明《游斜川序》鉴赏、赏析和解读

互联网 作者:

 陶渊明《游斜川序》鉴赏、赏析和解读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纪其时日。

——陶渊明集

这是诗的小序,辛酉一作“辛丑”,但诗的开头说:“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辛丑为东晋隆安五年(401),陶渊明才三十七岁,非五十岁。有的本子,“开岁倏五十”作“开岁倏五日”,即仍以为是三十七岁时所作,但这时渊明尚在官场中,和序的“悼吾年之不留”,诗的“吾生行归休”,皆不相符洽。

有的本子,辛丑作“辛酉”。这辛酉是纪日子的干支,意即正月五日辛酉,年份为义熙十年(414),陶渊明正五十岁。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本年正月朔日正为辛酉,序中的“五日”之“五”当误。其次,渊明所以择孟春酉日游宴,乃遵晋朝旧俗。详见逯钦立陶渊明集附录的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

此序可说是兰亭集序的具体而微,王羲之兰亭之会,也是五十岁。义熙元年冬,陶渊明辞彭泽令返里。九年,诏征他为编纂国史的著作郎,不就,与雁门周续之、彭城刘遗民并称“寻阳三隐”。游斜川作于次年,更表明归隐之志。

斜川在江西星子县,本汉豫章郡柴桑县地,唐为寻阳县地,也即渊明故乡。南阜意为南山,指庐山。曾城即层城,这里指鄣山,在庐山之北。晋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鄣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中皋指泽旁高地。前人曾以斜川比作桃花源。

出游时乘扁舟而往,故只有二三邻人。鲂鲤跃鳞,水鸥翻飞,正是舟游实况。跃鳞写日丽,翻飞写风和,时尚正月,虽是南方,也见这一年春气来得早。诗中说:“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湍弱鱼可从容驰游,谷静鸟乃高飞啼唱。下文写旅游心理,南阜已是旧识,所以不复叹赏,鄣山却是独秀中皋,慕名已久,所以令人遐想。但光凭视觉上的欣赏还不够,还须大家来赋诗,依然回到诗人本色。

诗中又说:“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则去时是带着酒的。陶公非酒不欢,既醉而百忧可忘,他的大半生都在醉乡中度过,却又写出了那么多的好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