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东溪》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梅尧臣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②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③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④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释】 ①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宣城 。②屿:小岛。③野凫:野鸭 。④蒲茸:初生的蒲草。
【译文】 回到家乡宣城,欣赏宛溪的风景里。坐在孤岛对面,看船儿缓缓慢行。几只野鸭懒散地打盹,闲闲宁宁。几棵老树竟然也开花,袅袅婷婷。初生的蒲茸,如剪过的一般齐整;岸边的沙石,似筛过的一般平净。对眼前的景色,我虽然有心有情,却不能与自然合一,难于住在风景里。车马归来,我觉到几分倦意,此时,天色已在薄暮之中 。( 王洪译 )
【集评】元·方回:“三、四为当世名句,众所脍炙。”(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四)
清·纪昀:“此乃名下无虚。”(同上)
清·冯舒:“三、四亦好,然非唐音。”(同上)
清·贺裳:“至‘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尤是吴体中寻常语,且下句更觉安排造作,何足为重!”(载酒园诗话)
近·陈衍:“三、四句是名句。”(宋诗精华录卷一)
今·钱钟书:“欧公水谷夜行称梅诗有云:‘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都官(梅尧臣)自作‘接花’五律亦有‘姜女嫁寒婿,丑枝生极妍’一联。丑枝生妍之意、都官似极喜之,东溪七律复云:‘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后来萧千岩咏梅名句:‘百千年藓着枯树,一两点花供老枝;’刘后村亟称之,实取都官语意也。”(谈艺录第167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总案】 “老树着花无丑枝”,是写景名句,也是一个新的审美原则。老而不丑,说明“老”自有审美价值。欧阳修说梅尧臣:“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有如娇娆女,老自有余态。”(水谷夜行)到黄庭坚又有发展:“老来枝叶皮肤枯朽剥落,惟有心如铁石,益厌末俗,文密而意疏也。”(答王云子飞)且看此诗,处处有一种孤独清冷、平淡生涩的意趣,冯舒说它不是唐音,区别即在一个“老”字。钱钟书谈艺录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实在是一个很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