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什么是以文为词

互联网 作者:

 什么是以文为词

评论辛弃疾词特色之语。宋陈模论稼轩词谓辛词贺新郎(“绿树听鶗鴂”)一首“尽集许多怨事,全与太白拟恨赋手段相似”;又谓沁园春(“杯汝来前”)一首如班固之宾戏、扬雄之解嘲,“乃是把古文手段寓之于词”,“自非脱落故常,未易闯其堂奥”。后人又将此特点进一步阐发为“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词林纪事引楼思敬语),“论、孟、诗·小序、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特色,基于他抒发其独特的英雄感怆的需要,这种非常的英雄感怆,因为缘自其勃郁深厚而又无法直言的狂放精神,及其慷慨而又悲凉的豪气,故其词的写法,也就突破传统的“宛转回环”而呈现出硬语盘空,横放杰出的风貌。以文为词在创作上表现为:一、以辞赋古文的议论及对话手法入词;二、以辞赋古文的章法来组织词篇;三、化辞赋古文的语言为词的语言。如近人詹安泰所论:“稼轩用辞之根源,显有轨迹可寻。”并谓:“诗、骚取其缠绵,庄、列取其清旷超妙,‘四史’及晋文取其雅秀隽逸。书诰典礼诘屈繁重之辞固所不取,六朝骈体浮艳侧媚之文亦在摒弃之列。是知以散文语入词者,其修辞虽若不拘,而亦非漫无准则也。”(论修辞)稼轩的以文为词,旨在使词更能抒写他广博而复杂的情感内容,为了更能汪洋恣肆地表现其大感慨大题材,形成他摧刚为柔,济刚入柔,亦刚亦柔,亦庄亦谐的繁富独特风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