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桃夭》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互联网
作者:
桃之夭夭,(鲁韩夭夭作枖
灼灼其华。枖,又作。)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华、家,鱼部。)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实、室,脂部。)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蓁、人,真部。)
〔译文〕
桃树长得嫩鲜,花儿灿烂含苞 待放。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妇成家喜 洋洋。
桃树长得嫩又壮,树儿结果肥 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妇和好成 一家。
桃树长得嫩又大,叶儿鲜美满 枝杈。这位姑娘要出嫁,趁早把她娶 到家。
〔评介〕
桃夭三章,章四句。这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大 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 的婚姻,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女子出 嫁纯真美好的祝愿。小序曰:“后 妃之所致也。”大序又曰:“不妒 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 民也。”这些说法都不足取,只有 “婚姻以时”还符合诗意。清方玉润 诗经原始说:“此亦咏新婚诗,与 关雎同为房中乐,如后世催妆坐 筵等词。特关雎从男求女一面说, 此从女归男一面说,互相掩映,同为 美俗。”此说甚是。
桃夭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 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 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唐孔颖 达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 华之盛。桃或少而未华,或华而不 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 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 也。”又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之 曰:“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 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春天桃花盛 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 易林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 宋朱熹诗集传:“周礼,仲春令会 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 也。”所以诗中三章中的 “室家”、 “家室”、“家人”都是用以说“婚姻 以时”,是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 男女成为夫妇的好时候。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妇。左传·桓公 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 妇也。”该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有 关婚嫁礼俗传统,这些习俗影响至 今。诗中运用了重章、叠句,反复赞 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 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 了歌谣的风格,又展示了农村的物 候。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 华”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文心雕 龙·物色说:“故 ‘灼灼’状桃花 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 为日出之容,‘漉漉’ 拟雨雪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 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