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词
互联网
作者:
焉yān
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例如: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诸zhū
用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于”是介词。例如: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其中“之”是代词,代“土石”,“于”是介词,引出“渤海之尾”。
(2)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假诸人”即“假之于人”,其中“之”是代词,代“书”,“于”是介词,引出“人”。可译为“向别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