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籍名著《水经》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互联网 作者:

 古籍名著《水经》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全国范围内河川水系的专著。作者不详,全书3卷,有1万余字。原书单印本早已失传,现见的是附郦道元水经注所流传后世的各种版本,如王先谦的水经注合校本、杨守敬的水经注疏等书中。
水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千余年来说法不一,争议颇多。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未谈水经作者。隋书·经籍志曰:“水经三卷,郭璞注”,“水经四十卷,郦善长(即郦道元)注”。旧唐书·经籍志改隋志郭“注”字为“撰”字,郭璞成了作者。唐六典·注又写“桑钦水经”。新唐书·艺文志采唐六典·注和旧唐书两说,称水经“桑钦撰”,又说“一作郭璞撰”。唐代杜佑的通典说水经时,指出不知作者、也不知写作年代。宋以后的著作,大多称汉代桑钦所作。清代学者长于考证,阎若琚首先确认水经非郭璞所撰。胡渭提出水经“创自东汉,而魏晋人续成”。戴震认为是三国时人所作。杨守敬进一步提出,为三国时魏初人所作。著者姓名则不可考。四库全书提要综合清代学者考证成果,推论“观其‘涪水’条中,称广汉已为广魏,则决非汉时;‘钟水’条中,称晋宁仍曰魏宁、则未及晋代。推文寻句,大概三国时”。现代学者多从四库全书提要之说,然也有不同意的。王成祖在中国地理学史(1988)中提出,“从水经注的内在特征来衡量,经与注可能本是郦氏一家之言”,即郦道元是水经作者的新观点。
水经第一次系统叙述了全国水道。在此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水文的有禹贡·导水、史记·河渠书、尔雅·释水、汉书 ·沟洫志等篇。但禹贡只记全国9条主要河流,且内容过略;河渠书、沟洫志以记黄河流域的水道、航运、灌溉、水害和治理为主,不记全国河流;释水多对水文现象、水系和水成地形进行解释。而水经系统记述了全国河流,内容包括河流源地、流向、归宿,以及所流经的地域和主支流的空间分布与次序。据唐六典·注称,此书所记水道有“百三十七”,每条水道,各成一篇,末附禹贡山水泽地所在60条。后由于辗转传抄,经文与注文混淆一起。清代学者全祖望和赵一清反复考证研究,纠正了混淆问题。
今本水经(附水经注中)存123篇,后附日南水名20个,全书共载单篇水名143个,从书中内容看,基本上反映的多是东汉的情况,上搀有一些西汉的、下搀有一些三国初的情况。原书有些是谬记笔误,但多数所记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其中确有与郦道元所注水道不同的,可借以研究东汉、三国和南北朝时期的水道变迁。对照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等,还可研究西汉至三国初的一些河流水道的历史变迁。而且,它的记述水系的方法,是古代人关于水系观念进一步成熟的产物和标志,也一直为后世学者推崇和定用。
本书的不足,除一些记叙的错误外,全书记述还过于简单,字句亦多讹误。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指出了水经记载的一些错误,并使水经能保存至今,还发扬光大了水经的精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