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梦窗词

互联网 作者:

 梦窗词

词集。四卷。南宋吴文英撰。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本姓翁,出继吴氏。毕生未仕,以布衣身分与一时显贵交游。中年居苏州,理宗绍定间曾佐苏州仓司幕。淳祐三年(1243)后移居杭州。晚年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和嗣荣王赵与芮邸中幕客,居于绍兴。

梦窗词存词三百四十首。梦窗词题材较为狭窄,多咏物、节令、酬应之作。偶有关乎国事兴亡的词作,如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高阳台·过种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等,但由于词意隐曲,好用比兴手法和僻典,不被论者重视。梦窗的成就,主要是开创了南宋密丽质实的一派,与姜夔、张炎为代表的清空派如双峰并峙。其词在艺术上的特点之一,是情思深微窈冥,用笔绵密变幻。正如周济所评:“意思甚感慨,而寄情闲散,使人不能测其中之所有。”(介存斋论词杂著)如渡江云·西湖清明一词,感旧怀人,而下片“于词为奇幻,于事为不详”(陈洵海绡说词);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二词,时空交错,转换突然,词中脉络颇费寻绎,好之者说是“潜气内转”,恶之者则只能以“词谜”视之了。特点之二,是喜欢讲究字面,烹炼词句,尤好用丽字、僻典、代字、实字,造成意象秾密,眩人眼目,正如况周颐所谓:“梦窗密处,能令无数丽字一一生动飞舞,如万花为春。”(蕙风词话卷二)如“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宴清都·连理海棠),“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欹鬓”(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读来确有“雕缋满眼”、浓得化不开的感觉。对这一特点,前人拟之为诗中李贺李商隐:“词家之有吴文英,如诗家之有李商隐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犹之玉溪生诗,藻采组织,而神韵流转,旨趣永长”(戈载宋七家词选),“余谓词中之有梦窗,犹诗中之有李长吉”(孙麟趾词径)。当然,梦窗也有清空疏快的作品,如唐多令(何处合成愁)、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等,不能以“密丽”概之。特点之三,是守律精严,能自度曲。宋末沈义父自谓梦窗曾对他讲论作词之法,首条就是“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乐府指迷)。今传梦窗词于调名下多注明宫调,凡六十有四,根据梦窗生前自编词集、谢世后即由同游集其遗作的情况看,很可能保存了旧本原貌。而其集中又有古香慢、霜花腴、玉京谣、莺啼序等十曲自度腔,其中莺啼序为词中最长之调,凡四叠,二百四十字,非深谙乐理词律者莫办。梦窗又多用周邦彦、姜夔的词调,也是其讲究音律的表现。

吴文英词在南宋词坛上屹然别立一宗,有戛戛独造之境,但弊病也很明显,这就是雕琢过甚,用意太曲,丽字密藻掩盖了真情的抒发,容易流于晦涩难明,对此即使是师从梦窗的沈义父也不讳言:“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可晓。”(乐府指迷)这给后来者、尤其是常州派和晚清词坛带来了消极影响。但如张炎因力主清空,而批评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词源卷下),却是未能探得梦窗词艺术真谛的片面之论。

吴文英词集,宋时有尹焕序本,已佚。今传的是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有甲、乙、丙、丁四稿。清杜文澜以毛本校勘付梓,是为曼陀罗华阁本。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鹏运、朱孝臧精校梦窗词,收入四印斋所刻词。光绪三十四年(1908),朱孝臧又重校刊行。嗣后朱氏又得明万历张廷璋旧藏钞本,加以补充、整理,将校定本刊于彊村遗书。梦窗词的笺注本,有朱孝臧梦窗词集小笺(见彊村丛书),夏承焘梦窗词集后笺(见唐宋词论丛),杨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1936年无锡民生印书馆印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