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作《薛绍彭上清帖》鉴赏
互联网
作者:
上清帖为薛氏杂诗帖(四帖)之一种。纸本,一卷,纵26.1厘米。四帖全长为303.5厘米。上清帖居第二种。因首句有“上清连年”,故名。
本帖行中带草, 用笔偏于内、圆劲,少间以露锋、出锋。行笔稳而不滞、逸而不飘,收笔多带左下回环势,转角处很少折笔,多用转笔。点画秀润、光洁,结体偏于致密内敛。通篇很少外拓伸展之笔,间架于稳中带有飘逸,无险劲倾急之感。薛字师法羲之,由本帖亦可看出。如帖中的“清”、“亭”、“林”、“怀”、“风”、“坐”等字皆极酷似羲之兰亭。“存”字,也与羲之奉桔帖“存”字相似。章法上,布行疏朗,字大小相差不大。通篇以行体为主,间以草书。虽字与字间直接牵丝连带较少,但能做到笔断意连,仅以第六行为例,如“醉”末笔收尾不直下出锋而是向左带出,与“眼”字呼应,“眼”与“乘”,“乘”与“月”,“掉”与“回”,“回”与“舟”之间也都有类似的笔意连带。从全帖来看,前半篇字偏行,书写缓,后半篇较草,笔势较快。末行及末四短行则近狂草。由于帖从首至未有一渐草、渐快的过程,故帖尾用笔流速与帖首用笔沉稳虽然不同,但观之仍觉和谐,这就如同一支歌曲的旋律,先是沉稳抒情,渐至情感激越,给人以一种感情上有起有伏,有低谷有高潮的音乐美感。
前人对薛的书艺评价较高,石墨镌华称其“书作真行法,皆自晋唐,绝不作侧笔恶态。”宋危素更说: “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若绍彭。” 道园学古录亦云:“米元章、薛绍彭、黄长睿方知古法,长睿书不逮,惟绍彭最佳。”但是由于绍彭字偏圆秀,亦有“惜少风韵”、“微有按模脱堑之嫌”之类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