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文学作品《两都赋》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互联网 作者:

 古代文学作品《两都赋》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两都赋

赋篇名。又分为西都赋、东都赋两篇。东汉班固作。关于其主旨,班固两都赋序说:“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眷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艺文类聚卷六十一引西京赋有一小序说:“昔班固睹世祖迁都于洛邑,惧将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圣之正法也,故假西都宾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而为东都主人折礼衷以答之。”清何焯评注昭明文选说:“两都一开一合,以宾主二字见意,其赋之用意处在全在序末二句,见作赋之由,劝戒之体也。”今人陈宏天等主编昭明文选译注说:“两都赋之作,主旨即在‘以极众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因此,两都赋并进而具有讥讽保守倒退赞美变革进步的思想意义。”高光复赋史述略说:“赋中称述今朝东都之盛以压倒西都,表面看是为东汉王朝‘润色鸿业’,而实质上却可能包含着对西京隆盛的缅怀,以及对东汉王朝盛于西汉王朝的期待心理。”关于此赋的艺术特色,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唐刘知几史通评此赋说:“喻过其体,词没其义,繁华而失实,流宕而忘返。”(内篇载文第十六)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说:“两都仿上林。”清何焯评此赋说:“首篇极其炫耀,赋中之赋也;后篇折以法度,赋中之雅也;篇末五诗,赋中之颂也。”(读书记)又说:“气度雍容,音调鸿畅,大家手篇。”(评注昭明文选)此赋是汉代大赋的代表作品之一。赋中假设西都宾向东都主人夸耀西都长安的富丽繁盛,而东都主人则向他称说东都洛阳的宫室建筑完全符合法度,最后归于节俭,“以折西宾淫侈之论”。作品以“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为主体,实为当时统治者歌功颂德。这篇赋在体制和表现手法上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并没有独立的风格。但它开创了“京都大赋”一体,后来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在形式上颇受其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