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接春”
互联网
作者:
放鞭炮迎春要按“通书”上的时刻。他们说误点接不到春。除了正点,还有个特殊规矩:鞭炮先在门口放,然后引进厨,不得中断。
立春日把红纸写的“春”字,倒贴在门正中(“”)取谐音“春到吾家”的意思。此外还贴“春到财来”、“捷报春魁”……既浓厚节日气氛,又表达美好祝愿。
吃“春酒”最为热闹。邻居亲友争相拉客,客越多,就预兆越兴旺发达。
过立春菜肴不拘,酒要佳酿,且须红色,表示吉祥。“春酒”人人该喝,连出生不久的小宝宝,也要用筷尖蘸些让他(她)舔舔,表示个意思。善酒者,猜拳行令,开怀畅饮。
“春菜”是开春菜。即“菠菜”、“菜心”(快开花的油菜)、“芹菜”、“大蒜”。每吃一样菜,长辈都说一句吉利话。如吃大蒜会算数;吃芹菜懂勤俭;吃菠苓菜(菠菜)长大能干;吃菜心会高升。此外还有一碟带壳花生,吃了会生财。这些吉利话也是取谐音,表现对子女的勉励与期望。
旧时,立春日,县官到郊外,牵着披红绣球的牛(叫“春牛”),象征性地犁三下田,以示官府对农业的重视,并藉以催促早作春耕准备;民间艺人二三人一伙,吹着唢呐,穿街走巷,挨家送一对泥塑牛和一张红纸写的“捷报春魁”,向主人表示节日祝贺;并颂扬牛的精神,以引起人们对牛的重视与爱护。主人奉送红包,进行回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