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籍名著《神童诗》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互联网 作者:

 古籍名著《神童诗》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蒙学读本。一卷。北宋汪洙撰。成书时间已不可考。汪洙,字德温,鄞县(今属浙江)人。元符三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谥“文庄”。据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载:汪洙九岁能诗,自称神童。世人收其五言诗为汪神童诗,以教蒙童。在流传过程中,遂直称神童诗,又称幼学诗。
今传本神童诗共收五言诗34首。采用按诗的内容分类编写的方式,首选“劝学”诗14首,继选“状元”、“言忠”、“帝都”、“四喜”、“早春”、“春游”、“暮春”、“寒食”、“清明”、“纳凉”、“秋夜”、“中秋”、“秋凉”、“七夕”、“登山”、“对菊”、“冬初”、“季冬”、“除夕”等十九类二十首(其中“帝都”2首)。包括了劝学、得第、为官以及四季景物、节日礼仪的描写。篇幅短小,诗味浓郁、格律严谨,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易于背诵。
神童诗的内容有些反映了当时士子的苦读情形,如秋夜:“漏尽金风冷,堂虚玉露清。穷经谁氏子?独坐对寒檠。”秋凉:“一雨初收霁,金风特送凉。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但也有相当多的诗以高官厚禄引诱蒙童就学,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之类,不仅为现代人而且也为古人所非议。
应该指出,今本神童诗并非汪洙一人之作,也非尽为儿时作品,其中至少有两首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还有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的诗。
神童诗坊间刻本甚多,流传很广。后有人杂采历代诗作,增补至数千首,仿作中以千家诗影响最大,甚至超过神童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