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籍名著《鸣凤记》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互联网 作者:

 古籍名著《鸣凤记》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传奇剧本。四十一出。一般认为明王世贞作。但从吕天成曲品列王世贞为“不作传奇而作散曲者”且将鸣凤记列于“作者姓名无可考”项内来看,可知该剧未必出自王世贞之手。约成于明万历年间。
剧情: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朝政独揽,权倾一时,终日恣乐,涂炭百姓。忠与奸的斗争激烈展开:奸佞小人赵文华等人趋炎附势,投权贵之所好,极尽谄媚;而夏言、杨继盛等人刚烈坚毅、不畏强权,为重整朝纲而冒死抗争,从容赴义。杨继盛死后,严嵩父子的累累罪恶也终被揭露,受到朝廷制裁,全剧主旨诚如家门大义中所报:“前后同心八谏臣,朝阳丹凤一齐鸣。除奸反正扶明主,留得功勋耀古今。”
鸣凤记取材于当时重大政治事件,带着鲜明的政治倾向而评判朝政,在昆剧创作中尚属空前。明吕天成曲品称其“纪诸事甚悉,令人有手刃贼嵩之意。”演出时曾引起长时间轰动。鸣凤记以传奇敷演历史,故事线索复杂,头绪繁多,在忠实于史实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心向背。但戏剧结构稍显庞杂,场次分散,主要正面人物杨继盛从第十五出就退出了舞台,没有达到戏剧性高潮。在人物形象上,反面人物严氏父子、赵文华等被刻画得阴险毒辣,令人发指,相形之下,正面人物形象略显单薄了一些,在文采方面,万历刊本三刻五种传奇总评称:“如鸣凤原出学究之手,曲白尽佳,不脱书生习气。”其曲辞属骈俪派风格。
版本:最早刊本为万历刊本,最通行的刊本为六十种曲,解放后,中华书局于一九五九年出版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明清传奇校勘小组以六十种曲为底本,用古本戏曲丛刊点校的鸣凤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