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投壶
互联网
作者:
据说。投壶是士大夫掘起的产物。早在奴隶社会的西周,射箭是每个成年男子必须掌握的技能。上至天子诸侯、下至普通平民都要会射箭。就是在大小宴会上也要进行礼节繁琐的射箭比赛,叫做“礼射”。春秋战国时期,新掘起的士大夫,贪图享乐,不愿刻苦练习,弧矢技艺低下,而礼射又不能废除。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用宴会上的酒壶代替箭靶,把拉硬弓射箭改为用手投箭。这样既轻松又趣味十足,还保留了射箭的意思。于是,投壶作为“礼射”的代用品,很快在士大夫中间流行开来。
汉代以后,投壶逐渐摆脱古礼拘束,向游戏发展。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优人(专门为皇帝逗乐的人)叫郭舍人,是当时的投壶能手。他为增加投壶的趣味,壶中不再放小豆,这样,投入的箭反弹出来可以连续再投,变古法为新法,深得汉武帝宠爱。郭舍人在投壶时,竟然可以用一支箭连续投一百多次,每次为汉武帝表演都得到金银锦缎的赏赐。当时,还出现了妇女投壶,晋代的石崇有一位婢女是投壶行家,能“隔屏风投之”。投壶正是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得到迅速发展。
晋代,还出现了特制的有耳壶,投法渐趋复杂,花样日渐增新,终于成为士大夫宴饮交朋或倦暇消闲的一种游戏。当时有位名叫王胡的人,能“闭目而投”。隋唐之际可以“背坐反投而无不中”。明代京师“八绝”中,有个“投壶绝”,名叫苏乐壶。他自幼练习投壶,成年后成了投壶绝手。别人所能的,他无所不能,还能以自己的想法创造出几十种新奇投法。一次他表演用三矢并投,分中三孔(壶口和两耳),他自己称这种投法叫“写字”。真是工巧独步,人尊以雅号“投壶绝”。就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也非常喜爱这种活动。
古代的投壶名目繁多,有“春睡”、“听琴”、“卷帘”、“蝴蝶”、“小字”、“过桥”、“斜插花”等近百种。据说明代时,投壶还传到日本和朝鲜,并成为日本和朝鲜的传统娱乐活动。到了清代,也还有一些投壶活动,像红楼梦中所描绘的,一群姐妹们在大观园内投壶。直到近世,投壶才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