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纲鉴易知录》

互联网 作者:

 《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

编年记事通史,清吴乘权等辑,施意周点校,1960年中华书局初刊,后多次重印。自北宋司马光首创编年史资治通鉴,南宋朱熹又根据通鉴的材料,另定体例,撰成资治通鉴纲目。纲鉴易知录就是这种体例的书。该书编成于清康熙年间。主要编者吴乘权,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纂有古文观止等。易知录序云:“周子静专、星若,予忘年友也。弱冠工举子业,而尤邃史学。乙酉岁,携其手辑纲目全编以示予读史之法,予遂与二子复相编辑,不闲祁寒暑雨者殆六载。”略述成书经过。该书从三皇纪到元纪凡92卷,别有明纪15卷,上溯盘古,下迄明末。所依书籍有通鉴纲目、通鉴外纪、通鉴前编、续资治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其编年记事,纲举目张。所谓纲,一方面是史实的提纲,具有标题作用;同时作者又通过精简概括的文字,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看法。目是纲的详细记述。例如汉纪·太祖高皇帝条有纲“沛公入咸阳,还军灞上,除秦苛法。”目则列萧何收丞相府图籍藏之,樊哙谏沛公,张良复谏沛公颁法“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等史实。编者在“发凡”中云:“通鉴(指司马光资治通鉴)固须全读,但……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势不得不删。然信手删去,尽失头绪,如何看得明白。兹则细加斟酌,事之原委,人之始末,起伏照应,明若观火。”该书剪裁得当,通俗易懂,便于初学历史的人翻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