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经籍纂诂》

互联网 作者:

 《经籍纂诂》

经籍纂诂

训诂书,清代阮元撰集,臧镛堂、臧礼堂等纂校。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经学家、训诂学家。乾隆进士,历任总督、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除主持编纂经籍纂诂外,还校刻十三经注疏,著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汇刻皇清经解等。对清代学术发展影响极大,自著有研经室集58卷。清史稿有传。

经集纂诂收字13349个(不包括异体字),汇辑了唐代以前各种古籍的训诂成说,包括经、史、子、集各部中重要著作的各家注释,以及汉晋以来各种字书、韵书的解释,以单字为条目编排在一起,所以命名为经籍纂诂。它是古代训诂材料的汇编,又兼有字书、辞书的功用。全书依照佩文韵府分韵编字,佩文韵府没有的字就根据广韵或集韵增补,按平上去入四声分106部,每韵1卷,另有补遗106卷,分附在正编每卷后面。一个字有几个读音时,都按韵分入各部,并因字义不同各作注释。对于双声叠韵的字,凡两个字为一义的,取第一字韵归部。本书训释只解字义,不加音切。每字之下分条罗列各种古书注释对该字的训解、出处及本文。如果各家注解完全相同,也逐一照录,以证字有定诂,义有同训。每字下义项的排列,大致“以本义前列,其引伸之义、展转相训者次之,名物象数又次之。”(见凡例)全书编撰体例严谨,有一定科学性。关于这部书的优点,如清代学者王引之在这部书的序中所说:“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是研究古籍所必备的工具书。但此书引证校勘不精,时有错误,另外按韵检字不太方便。

本书有清嘉庆阮氏原刻本和1933年世界书局翻印本。1982年中华书局据阮氏原刻本影印,附有笔划索引和同字异体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