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送黄生汉镛往徽州诗序》原文|翻译|赏析

互联网 作者:

 《送黄生汉镛往徽州诗序》原文|翻译|赏析

黄生汉镛,故以童子受知武进贤令新城王公〔2〕。王今擢徽州府同知,兼摄郡符,将往从焉〔3〕。路指歙溪,棹开吴市〔4〕。烟波渺渺,嶂岭盘盘〔5〕。事迫饥驱,义兼负米〔6〕。情笃知惠,性爱岩壑。粤以首夏,忽乎将行。余讲文此邦,才逾二载。空空自笑,愧韩愈之抗瘢〔7〕;济济相趋,得孔融之小友〔8〕。方欣起予,遽慨离群。目极长衢,心驰遐路〔9〕。垂杨濯濯,落絮萦愁〔9〕;芳草芊芊,成茵藉恨〔10〕。谷禽睆,求友相鸣〔11〕;津树扶疏,落帆何处〔12〕?西陵浙水,知有遇风之诗〔13〕;渔浦桐庐,曾无维舟之待〔14〕。新知生别,悲乐萃于一时;病骨空囊,劳怀极于千里。不能馈赆壮行,酌尊叙别〔15〕,裁诗四首,聊代疏麻。汉镛既得余诗,即夕尽次其韵。清源自浚,逸藻不停〔16〕。感藉词倾,情缘墨露。尝览陈书,见孝穆与总持唱和〔17〕,乃言“吾诗寄弟集中”。今老夫此诗,亦欲寄汉镛集也。【注释】〔1〕黄生:即黄汉镛,名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以诗闻名。邵齐焘主持常州龙城书院时,黄氏受业门下。徽州:地名。宋元和三年改歙州置。元升为路,明清改府。1912年废。〔2〕童子:未成年的人。诗经·卫风·芃兰:“芃兰之支,童子佩。”武进:县名。属江苏省。新城:县名,属河北省。〔3〕徽州府:地名。宋元和三年改歙州置。元升为路,明清改府。同知:宋时知枢密院有知院事官,以同知院为副又府州的副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元明沿用。清代府、州以及盐运使设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为运同。郡符:郡刺吏之符玺。韩愈祭马仆射文:“始执郡符,遂殿交州。”〔4〕歙溪:指徽州。宋代歙县改名为徽州。吴市:指作者讲学所在地。常州古为吴地。〔5〕嶂:山之高险者。盘盘:曲折回环貌。李白李太白诗三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6〕以背负米也。宋史·张昭传:“躬耕负米以养亲。”〔7〕韩愈:唐代文学家。主张散体文章,反对六朝骈文。瘢(bān):疤痕。喻过失。此处指唐宪宗派人迎佛骨,他上书表示反对。〔8〕济济:美好貌:诗经·齐风·载驱:“四骊济济,垂辔沵沵。”孔融:(135~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孔融被征为少府。“建安七子”之一。因不满并反对曹操而被杀。〔9〕衢:四通八达的道路。濯濯:光秃貌。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才焉,此岂山之性也哉。”〔10〕芊芊:草木茂盛貌。列子·力命:“美哉国乎,郁郁芊芊。”(jiàn)睆(huǎn):好貌。诗经·邶风·凯风:“ 黄鸟,载好其音。”〔11〕求友相鸣:求其友声。〔12〕扶疏:茂密分枝貌。〔13〕西陵:上古的国名。〔14〕渔浦:浦名,在浙江省萧山县西南。读史方舆记要·浙江绍兴府萧山县:渔浦,志云:“渔浦当西陵之上游,其对岸即钱塘之六和塔,旧名戍守处。”桐庐:县名,三国吴置,汉富春县之洞溪乡。在今浙江省建德北。维舟:系停泊。何逊与胡兴安夜别诗:“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15〕赆(jìn):以财物赠行者。孟子·公孙丑下:“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贻,予何不受。”〔16〕浚:深。诗经·小雅·小弁:“莫山既高,莫浚匪泉。”逸藻:放纵之辞藻。逸,放纵也。又逸还可释为超妙,同“轶”。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少年逸群之才,英霸之将。”陈书:唐姚思廉著,三十六卷。记陈王朝一代史事。思廉父察在隋始撰梁陈两卷。 唐太宗因其父子事业,命思廉踵成为梁书、陈书,为纪传体二十四史之一。孝穆:即徐陵(507~583),字孝穆,祖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他的父亲徐摛在梁代是最有名的文人,和庾肩吾同为萧纲的启蒙老师。〔17〕总:指江总(519~594),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陈书本传称:江总好学能属文,于七言诗尤善。然伤于浮艳,故为后主所爱幸。【赏析】邵齐焘的送黄生汉镛往徽州诗序一文,较为充分体现了在运用辞藻的同时,清新刚健的特点,情感真挚,文气清雅。对仗不仅用四六句,还往往四四相骈,且又骈散兼用,实为清代骈文之上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