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朱敦儒《水调歌头对月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互联网 作者:

 唐宋词之朱敦儒《水调歌头对月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水调歌头 对月有感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注释】 ①垂象:显示征兆。易·系辞:“天垂象,见吉凶。”宋书·武帝纪:“至于上天垂象,四灵效征。” ②浪语:与“漫说”同义,意为空说,空谈。修成七宝:酉阳杂俎·天咫载,太和中,郑仁本表弟对一人说:“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 ③霓裳:即唐代著名舞曲霓裳羽衣曲。此曲是唐玄宗据西凉府节度使所献十二遍之曲润色而成(参唐戏弄上册辨体·弄婆罗门)。九奏:多次演奏。九:虚数,言其多。④阿姊:指月里嫦娥。婵娟:美好。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⑤青奏:道士斋醮时上奏天神的表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青奏,又称青词、绿章。⑥六丁:道教神名,掌管风雨雷火,施行世间。(详云笈七签卷十八神仙)。韩愈调张籍:“仙管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⑦狡兔、痴蟾:古代传说月宫中有白兔捣药和蟾蜍。屏:赶走。⑧老桂:传说月中有桂树。见初学记卷一引晋虞喜安天论。⑨白榆:星名。玉台新咏卷一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⑩星躔:星宿的序次。躔: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轨迹。

【译文】 天上显露的征兆预示着人世的变迁,日月总是此起彼伏共回旋。为什么自古偏偏只有明月被人指指点点来颂传?有的夸月宫修得象七宝楼台多炫丽,更有夸月中仙乐袅袅、嫦娥最娇妍。我却难抑心中的激愤,禁不住向天帝上书,恭请恩准为臣的奏言。请天帝诏派六丁,去驱逐月里狡诈的玉兔,屏除那痴呆的蠢蟾。连根拔起月中老而无用的仙桂,移栽到白榆星边。永远封锁广寒宫殿,不准嫦蛾在此作乐歌舞,令众星辰各司其职按部就班。不再让月亮有亏缺的变化,长对太阳欢欣团圆。

(汤俊峰译)

【集评】 近代·梁启勋:“真可谓奇思妙想,此是彼对于上帝所上之条陈也。以月有盈缺,归罪于药兔、玉蟾、老桂”(词学下篇描写物态)。

【总案】 千古以来,明月婵娟,在诗人心目中唤起的是美好的意愿、温柔的乡思、甜美而苦涩的离情,何曾引起过诗人的“愤激”!朱敦儒这种史无前例的对月生愤的情感来源于“开辟所无颠倒事”的、偏安江南一隅的宋南渡这一特殊的时代环境。同是这位朱敦儒,南渡前向上苍“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鹧鸪天),奏请天帝多给自己风云月露,以恣游乐。而南渡后的“书青奏”却是另一番要求:他要把只图自我快活、玩忽职守的痴蟾狡兔统统赶出月宫,将终年寻欢作乐、沉醉在“歌舞”之中而导致月有亏缺的嫦娥们锁在广寒宫里,让她们谨守职责,永使圆月无阴缺,世世代代总团圆。这浪漫的想象不过是人间社会的折光。那“痴蟾”“狡兔”让人联想到王朝里只知谋身而误国的一班肉食者;那歌舞嫦娥自然是人间置山河亏缺于不顾,“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君君臣臣的倒影。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