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寒雀图》赏析
寒雀图
北宋·崔白作
绢本淡设色
纵三○厘米
横六九.五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鸟类中和人接触最早最多的,麻雀当是其中之一。根据文献记载,从花鸟画发展之初的南朝宋之顾景秀,便是以画蝉雀扇开端的。历代名画记卷六顾景秀传说:“宋武帝时画手也……武帝尝赐何戢蝉雀扇,是景秀画。后戢为吴兴太守,齐高帝求好画扇,戢持献之,陆探微、顾宝光见之,皆叹其巧绝。……始变古体,创为今范,赋彩制形,皆有新意。扇画蝉雀,自景秀始也……”其后,蝉雀便成为花鸟画的传统题材之一,如南齐的丁光,谢赫古画品录便说他“擅名蝉雀”。唐代刘孝师画“鸟雀奇变,甚为酷似”(历代名画记)。大花鸟画家边鸾“凡草木、蜂蝶、雀蝉,并居妙品”(唐朝名画录)。五代黄筌珍禽图中有麻雀。元王渊摹黄筌竹雀图今尚存世。宋初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有山雀,辽宁辽墓出土的花鸟画轴有麻雀。到了北宋中期的崔白,尤以画雀著名。董逌广川画跋·书崔白〈蝉雀图〉说:“崔白为蝉雀,近时为绝笔,非居宁、牛戬辈可颉颃其间。”文献所载及今存崔白以麻雀为题的作品有水墨雀竹图、蝉雀图、喧晴图、寒雀图。寒雀图是他今存画雀的代表作。
寒雀图
全图构思着眼一个“寒”字。用寒枝向左右展开,其支点在中间偏左处,粗干、枝条、麻雀,主要安排在左侧,使画面不致平板单调;右旁则伸出玲珑多变、相互掩衬的细枝,虽只画两只麻雀,但神态夸张,用以压住画面。此外则全部空白,令人联想到寒冬的一片雪地。“崔白”两字署在粗枝之下不很显眼处,这也是北宋画家署款的习惯。麻雀是此画的主体,左起第一只伸嘴理羽,次为松羽闭目养神,再次为伸头呆望,表现出严寒中的畏缩神态。第四只安排在粗枝背面,作鸣叫状。第五只作正面描写,解剖透视都很合理,表现难度很大。六、七两只各向左右伸首,以向两头呼应。第八只作刚栖到细枝上,倒挂,重心未稳,极尽生动之致。右旁尽头一只,则作展翅飞来,内向呼应。画麻雀用较工细的手法,毛茸茸的羽翼,一笔笔画出,然后用淡色渲染,基本上是传统的手法,动态神情,生动传神。工笔设色的麻雀画至此已经完全成熟。画树用水墨,先用干笔勾出树干与枝条,然后加以皴擦,淡墨渲染,细枝挺劲,是文人写意的手法。此卷虽然不像双喜图那样明显地体现出崔白在花鸟画中的变革精神,但立意深邃,耐人寻味。全画气韵生动,较之今存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确已前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