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籍名著《惜阴轩丛书》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互联网 作者:

 古籍名著《惜阴轩丛书》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惜阴轩丛书是一部辑录宋元明善本书的丛书。清人李锡龄辑。据李友路德序云,李初辑15种刊印,后又续辑19种,前后合34种,一并付梓,刻未竟,李卒,遗嘱其表弟张百获续其业,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全书印成。咸丰八年(1858),张氏又将辗转所获之吕经野经说21卷作为丛书续编刊行于世。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宏道书院刊续编咸丰八年(1858)刊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长沙刊本。
李锡龄,字孟熙,号中翰,清三原(今陕西三原里)人。“幼秉予识,及长虚静括愉,与俗殊嗜……贮书九万余卷,手披口吟,几无虚日……就中有刊本稀少世不恒见者,重加雠校,付之梓人。凡所采录,盖从千万卷中别自而出之,且历十余年之力,参互考订,比较而登之者也。此惜阴轩丛书也。”惜阴轩为李锡龄宅后藏书之所,除一般爱惜光阴之意外,更含有善用光阴于有用学问而不虚掷于无用学问的意思。其友路德赞曰:“孟熙之观书也博,其择也审,其取也谦,其施也不费,其藏也不竭。读一书而必得一书之益,阅一日必有一日之课,日夜相代乎前而识益浚,学益积,性情益恬。不以此身之血气助其恣睢,不以我生有限之岁月游目聘怀,听其火驰电逝而不顾。天下之善读书而能惜阴者有如此矣。”(上述引文见惜阴轩丛书·路德序)
惜阴轩丛书无明确分类,所收书目偏重经说、金石、医学等方面,多宋元刻本。据路德序介绍,内中有玩易意见、石渠意见、战国策校注、云南机务钞黄、东西洋考、授经图、北溪字义、宋四子抄释、陈纪、书法离钩、两山墨谈、事物纪原、书叙指南、清异录、唐语林、世说新语、古文周易参同契注、楚辞补注、古文苑,凡19种,皆四库收入者。他如学易记、周易本义爻征、虚字说、京畿金石考、雍州金石记、正蒙会稿、小儿药证、真诀卫生宝鉴、六如画谱、见物、表异录、老子集解,凡12种,皆四库未收者,或刊本稀少,或旧板遗亡,或仅有钞本,未经梓行人间,未见书居其大半,今荟萃成编,会诸海内,洵大观也。会稽三赋、格古要论、元城语录,兹3种亦经四库收入,而是书所登有不同者。是书所登乃明人南逢吉会稽三赋注。先是嵊县周世则注前一赋,郡人史铸病其不详,又为增注,并注后二赋,南注补周三疏,节史之冗,最为详核。……明人曹昭撰格古要论3卷,是书所登13卷乃吉水王佐据所见闻以类增入,比旧本加详。……宋马永卿编元城语录3卷,明崔铣续编行录1卷,旧无注。开州王崇卿通为之释,名元城语录解,辨论多所发明。初刻于汝南,再刻于元城,近世传本渐稀。是书所登据元城刊本也。其经久行世者,如吴师道战国策校注,几于家有其书,而刻本多讹,无凭校正。惟此本为元时旧刻,较诸家多为可据,特梓之,以便读者。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援引详确,多出于正史之外,论者称其有不言之妙。自明以来世所传之本注文多所删节,殊乖其旧。是本为袁褧所刊,据陆放翁刊本,为最完善,惜版已刓敝,惧其泯灭,亟梓之,以广传。至所登清异录,乃明人俞九文据元人孙道明钞本参校勘正,未经删节,与陶九成说郛所载者迥别之。数刻者,皆非秘籍,读者若无善本,购求数十年不一遇,今开函而并得之,目不谓快事!与前刻出,不胫而走。”(惜阴轩丛书 ·路德序)由此可看出丛书所选刻书目之精善。
惜阴轩丛书保存了许多宋元刻本,使一些珍本、孤本得以流传至今,因而其在文献学和金石、医药、经学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