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汉书》

互联网 作者:

 《汉书》

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体例基本承袭史记,只是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改“书”为“志”扩充了内容。全书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100篇,后人析为120卷。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230年间的历史,是研究西汉历史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

汉书的作者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他从明帝永平元年(59)开始编撰汉书,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书稿,余下一部分“示”、“表”是在他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和班昭的学生马续补写完成的。

汉书歌颂了爱国志士和那些忠正廉洁、敢作敢为、对国家有贡献的官吏。最著名的就是苏武传,精心刻画了这位爱国英雄的形象。汉书对西汉王朝后期的黑暗政治揭露得也很深刻,如外戚传记载了宫闱中的许多丑恶行径,董贤传写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黑暗现实,张禹传、孔光传、陈万年传揭露了一批官僚政客的虚伪狡诈、卑鄙自私。此外,汉书中对阴阳灾异虽记述较多,但不时流露出某种怀疑,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是难能可贵的。汉书的艺术成就,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史记,而又有其独到之处。一是善于在娓娓而谈的过程中以简练准确的笔调勾画人物,使各式各样的人物的心理神情跃然纸上。如苏轼传中李陵劝降一节,陈万年传中陈万年教子一节,都是突出的例证。二是语言简洁规范,韵味悠远,宋代诗人苏舜钦曾有汉书下酒的美谈,汉书还以宏博见长,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如艺文志、刑法志等篇,丰富翔实,都是研究古代典籍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说:“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

汉书的注解,始于东汉桓帝时之延笃,现存东汉人之注解,以应劭、服虔二家的最古;而最流行的注本,则是唐代颜师古注,中华书局标点排印的汉书,用的就是颜注。清代学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收集的资料较为丰富,可供学术研究使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