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汉广》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互联网
作者:
南有乔木,
不可休息。(韩息作思。)
汉有游女,
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鲁永作羕,韩永
不可方思!作漾。鲁方作舫。)
(休、求,幽部。广、方、泳、永,阳部。)
翘翘错薪,
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楚、马,鱼部。泳、方,阳部。)
翘翘错薪,
言刈其蒌。(鲁刈作采。)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蒌、驹,侯部。泳、方,阳部。)
〔译文〕
南山乔木高又大,不能休息在 树下。汉水游女长得美,为何不能得 到她。好比汉水宽又宽,不能游水到 对边。好比大江长又长,渡过难靠小 木船。
丛生草木杂又高,割取荆楚为 咱婚事做准备。姑娘如果愿出嫁,我 喂饱那马驾车去娶她。娶她真是难 上难,好比汉水宽又宽。不能游水到 对岸,好比大江长又长,渡过难靠小 木船。
丛生草木杂又高,割取蒌蒿为 咱婚事做准备。姑娘如果要出嫁,我 喂饱那马驾车去娶她。娶她真是难 又难,好比汉水宽又宽,不能渡水到 那边。好比大江长又长,渡过难靠小 木船。
〔评介〕
汉广三章,章八句。这是一 首恋歌。诗中是写男恋女的。他正追 求一个姑娘,一时追求不到,使他苦 闷失望。然而他却仍然热切希望和 她结为夫妻。诗中喊出“难道就因为 汉水的宽,我就不渡过吗?我更不能 因为这位女子难追求,我就不追求 她了。”从而可以看出这位男主人 公,对他所追求的人,是多么爱呀, 而且又是多么的真挚啊! 当用语言 不能表达他对她的爱时,就又喊出: “您愿出嫁的话,我宁可给您喂马”。 诗中就用简短的语言给我们塑造一 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 我何求”这样一位既焦急又真挚的 男主人公形象。本诗情意缠绵,如泣 如诉,表现出诗主人公失恋的痛苦 和悲哀。也有人说本篇是江汉地区 关于汉水女神传说的诗,近乎楚辞 九歌湘君、湘夫人之类。如闻一多 诗经通义:“三家皆以游女为汉水 之神,即相传郑交甫所遇汉皋二 女。”是说借神话传说来抒发广大人 民的理想和愿望。清方玉润诗经原 始则根据诗中的“乔木”、“错薪”、 “刈薪”、“刈蒌”等描写,推想是江 边樵夫所唱的歌谣。即为古代山歌。 他说: “殊知此诗即为刈楚刈蒌而 作,所谓樵唱是也。近世楚粤滇黔樵 子入山,多唱山讴,响应林谷,盖劳 者善歌,所以忘劳耳。其词大抵男女 相赠答私心爱慕之情,文在雅俗之 间,而音节则自然天籁也。”
全诗三章。第一章先用不能在 乔木下休息和不能渡过宽广绵延的 江水做比喻,写出男方不能追求到 自己所爱慕女子的焦急心情。王先 谦云:“此章乔木、神女、江汉三者 皆兴而比也”。第二、三章同义,写 男方对所爱的女子“悦之至”、“敬之 深”(朱熹语)。他表示如果您答应出 嫁,我情愿为您喂马。但这种愿望是 无法实现的,所以仍用“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四 句反复咏叹,以表示内心无可如何 的情绪,可谓“一唱三叹”。
诗中所写的 “错薪”、“刈楚”、 “刈蒌”、“秣马”,都与古代婚礼有 关,都是写这位男子为他们的婚事 所做的一切准备,表现爱之急,爱之 切。诗经中多以析薪、伐薪隐喻 婚媾。据古籍所载,上古之时,析薪、 束薪、合卺,都是婚礼中的仪式,薪、 瓠均为婚礼中必备之物。魏源诗古 微:“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 兴。盖古者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 南山之析薪, 车之析柞, 绸缪之束薪,豳风之伐柯,皆 与此错薪、刈楚同兴。”又说:“秣马 秣驹,即婚礼亲迎御轮之礼。”又钟 惺诗说:“古谚:刈薪刈长,娶妇 娶良。”其说似近其义。
这篇和关雎都是写男子追求 女方得不到手的苦闷心情。而这首 汉广诗中的男主人公感情真挚、 朴实。如:“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这比“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情感 真挚得多了,朴素得多了。孔颖达 曰:“‘之子’桃夭谓嫁者之子;汉 广则贞洁之子; 东山言其妻; 白华斥幽王,各随其事而名之。” 又姚际恒说:“三章(尾段)一字不 换,此方谓之一唱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