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句“与狐议裘,无时焉可”出处和解释
【名句】与狐议裘,无时焉可 语出汉代王符《潜夫论·述赦》。同狐狸商量,用它的皮做狐皮袍子,没有商量成的时候
2023-04-14
“骄兵必败”的意思,出处,故事骄傲轻敌的军队必定打败仗。源自《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2023-04-14
《七真祖师列仙传》原文和解析七真祖师列仙传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序刊本《七真祖师列仙传》正文书影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序刊本《七真
2023-04-14
典故“董生下帷”的出处、意思和举例典源出处 《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 《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
2023-04-14
贵粟政策“贵粟政策”是汉文帝时推行的一项经济政策。它是由政论家晁错提出来的。当时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商
2023-04-14
乐府诗《缓歌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唐]李颀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2023-04-14
儒学传入朝鲜半岛儒学传入朝鲜半岛约在公元前284年前,即朝鲜的三国以前的箕氏朝鲜时代。这时,孔子思想是随着汉字一起传入这
2023-04-14
典故“伍胥怒涛”的出处、意思和举例典源出处 《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2023-04-14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诗句】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出处】唐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意思
2023-04-14
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名句】学书 ① 者纸费 ② ,学医者人费。 【注释】①书:指书法。②费:耗费。 【释义】学习书法要耗费纸张,学习
2023-04-14
曹植 ·游观赋静闲居而无事,将游目以自娱。登北观而启路,涉云际之飞除。从罴熊之武士,荷长戟而先驱。罢若云归,会如雾聚。车不
2023-04-14
《拜月亭》《拜月亭》 南戏剧本。又名《幽闺记》,亦题《拜月亭记》。一般以为施惠所作。施惠,字君美,元末杭州人。《拜月
2023-04-14
中法新约《中法新约》是法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不顾中国军民的反对,授权
2023-04-14
郑燮《满江红·金陵怀古》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郑燮《满江红·金陵怀古》 郑燮 淮水东流,问夜月何时是了? 空照彻飘零宫殿,凄凉华表。才子总缘杯酒误,英雄只向
2023-04-14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原文|鉴赏|解读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亲爱的全国同胞: 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
2023-04-14
有关于应变的名言名句大全病万变,药亦万变。 ——《吕氏春秋·察今》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五蠹》 当断不断,反受
2023-04-14
《正午牡丹》原文、注释和解析宋·沈括 2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 ,见者争售 4 ,此所谓“耳鉴” 5 。又有观画而以手摸
2023-04-14
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汉]民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2023-04-14
宋词典故“一笑相逢”的出处、释义和例句宋词典故·一笑相逢 【出典】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溪边有二女子,资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
2023-04-14
曹植 ·求通亲亲表臣植言: 臣闻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故孔子
2023-04-14
各自扫除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评析】 古代格言。其意出自: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 “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此句
2023-04-14
宋词典故“三户存楚”的出处、释义和例句宋词典故·三户存楚 【出典】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居鄛人范增……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
2023-04-14
《丰乐亭游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丰乐亭:在今安徽滁(ch
2023-04-14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名句】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① ;教训正俗 ② ,非礼不备 ③ ;分争 ④ 辨讼 ⑤ ,非礼不决 ⑥ 。 【注释】①成:完成,
2023-04-14
“黄袍加身”的意思,出处,故事在古代,“黄袍”常常被看作是帝王服色的象征。“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起源于唐。黄色服饰在我国古代一直比
2023-04-14